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2 16:19
本文从论述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发展、意义入手,将其发展按时间划分为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指出当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由于听证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主体主观缺陷及行政决策法治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其实施和成效与民众期望尚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行政主体忽视立法听证、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听证方案同质性严重、听证结果对行政决策影响力有限等方面。文章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行政听证制度,就必须重新重视和确立程序正义理论在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中的核心地位,以公平正义思想指导行政听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筑牢官民沟通的桥梁。主张从运用程序正义理论完善听证法律法规、建立公众听证立法动议机制、完善听证会参加人员产生程序、完善听证事项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众听证途径及改善行政主体法治生态等六方面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创新性地提出要以“一点两保”——即以程序正义思想为出发点,辅以相应的立法保障和执法保障——为民众“听证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行政听证制度概述
第一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一、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
二、 行政听证制度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立法概况
一、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过程
二、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行政听证制度的规定
第三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重要性
一、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维护公众尊严
二、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促进社会稳定
三、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推动政务公开
四、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提高决策质量
五、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实现公众的“过程幸福”
第二章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
一、 行政主体忽视立法听证
二、 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
三、 听证会方案同质性严重
四、 听证结果对行政决策影响力有限
第二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行政听证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 欠缺有效的公众听证立法动议机制
三、 听证会参加人员产生程序不规范
四、 行政听证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五、 行政主体法治生态环境不健全
第三章 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
第一节 运用程序正义理论完善听证法律法规
一、 完善听证法律法规之必要性
二、 重视程序正义理论之必要性
第二节 建立公众听证立法动议机制
一、 建立听证立法动议之必要性
二、 建立听证立法动议的途径
三、 扩大公众听证立法动议范围
第三节 完善听证会参加人员的产生程序
一、 规范听证会参加人员范围
二、 科学划定听证代表的比例
三、 完善听证代表的产生方式
第四节 完善听证事项信息公开制度
一、 行政机构信息公开
二、 听证方案信息公开
三、 听证结果信息公开
第五节 改善行政主体法治生态
一、 放宽听证时效限制
二、 行政主体以人为本
三、 调整行政惯性
四、 推行电子政务拓宽公众听证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及其完善[D]. 冯春.大连海事大学 2012
[2]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丁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3]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韩洪.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李姗姗.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缺陷研究[D]. 宁静.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完善[D]. 肖淑玲.贵州大学 2007
[7]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研究[D]. 倪洋.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赵北峰.长春理工大学 2007
[9]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张晓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10]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王洪波.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6433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行政听证制度概述
第一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一、 行政听证制度的概念
二、 行政听证制度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立法概况
一、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过程
二、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行政听证制度的规定
第三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重要性
一、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维护公众尊严
二、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促进社会稳定
三、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推动政务公开
四、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提高决策质量
五、 行政听证制度有助实现公众的“过程幸福”
第二章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
一、 行政主体忽视立法听证
二、 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
三、 听证会方案同质性严重
四、 听证结果对行政决策影响力有限
第二节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行政听证法律法规不完善
二、 欠缺有效的公众听证立法动议机制
三、 听证会参加人员产生程序不规范
四、 行政听证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五、 行政主体法治生态环境不健全
第三章 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
第一节 运用程序正义理论完善听证法律法规
一、 完善听证法律法规之必要性
二、 重视程序正义理论之必要性
第二节 建立公众听证立法动议机制
一、 建立听证立法动议之必要性
二、 建立听证立法动议的途径
三、 扩大公众听证立法动议范围
第三节 完善听证会参加人员的产生程序
一、 规范听证会参加人员范围
二、 科学划定听证代表的比例
三、 完善听证代表的产生方式
第四节 完善听证事项信息公开制度
一、 行政机构信息公开
二、 听证方案信息公开
三、 听证结果信息公开
第五节 改善行政主体法治生态
一、 放宽听证时效限制
二、 行政主体以人为本
三、 调整行政惯性
四、 推行电子政务拓宽公众听证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及其完善[D]. 冯春.大连海事大学 2012
[2]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丁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3]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韩洪.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李姗姗.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缺陷研究[D]. 宁静.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及完善[D]. 肖淑玲.贵州大学 2007
[7]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研究[D]. 倪洋.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赵北峰.长春理工大学 2007
[9]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张晓芳.中国政法大学 2006
[10]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研究[D]. 王洪波.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6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9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