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国家学位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2-12-18 19:30
  国家学位制度与大学学位制度是根据学位颁发权力来源而划分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位制度形态。尽管现行《学位条例》确立的是统一的国家学位制度,但鉴于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培养水平等方面的区域和校际差异,不同高校学位授予的具体标准千差万别,甚至作为大学自治的重要内容为部分司法判例所肯认。同时,学位管理的"放管服"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高校的自主权限不断扩大,导致国家学位制度在实施逻辑上呈现出大学学位制度的色彩。形式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分野,折射出两种不同学位制度之间的内在张力,也决定了我国在学位法制建设中必须于二者之中作出审慎抉择。由国家学位制度迈向大学学位制度是学位形态发展的历史趋势,但鉴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国家学位制度在学位质量保障、公平公正实现、管理秩序维护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较为理性的做法是在坚持国家学位制度的前提下,适度吸纳大学学位制度的有益经验,在扬弃中实现两种学位制度张力的平衡。当前学位立法的重点在于:保障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允许各个高校之间有差异的学位授予标准的存在;实现学位授权审核活动向行政许可的回归,由指标分配转向基本标准设置;弱化政府对学位授予工作的直接管理,...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逻辑:现行国家学位制度的鲜明特征
    (一)高校学位授予权源于立法授权
    (二)高校学位授予资格须经行政许可
    (三)高校学位授予标准由法律规定
二、实践错位:大学学位制度的印痕识别
    (一)学位授予附加条件的存在
    (二)再授权立法技术的规避
    (三)学位制度统一要求的松动
三、理论检视:法律与实践分野背后的修法需求
    (一)法律层面确立国家学位制度的缘由
    (二)实践层面倾向大学学位制度的归因
    (三)消解法律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歧的策略
四、立法建议:吸纳大学学位制度的有益经验
    (一)明确高校学位授予标准的差异化
    (二)实现学位授权审核的许可化改造
    (三)由指标分配转向基本标准设置
    (四)坚持政府间接管理与社会多元参与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依宪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特色[J]. 姜明安.  政治与法律. 2019(08)
[2]法治视野下学位授予权的性质界定及其制度完善——兼述《学位条例》修订[J]. 周佑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1)
[3]设定学位授予条件的边界与标准——基于近三年34起学位授予案件的分析[J]. 王霁霞,张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1)
[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共116件)[J].   中国人大. 2018(18)
[5]中国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法治化35年的回顾与发展展望[J]. 李福华,姚云,钟秉林.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9)
[6]中国学位制度完善的逻辑转向——基于法律视角的思考[J]. 赵强,朱平.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何小强诉华中科技大学拒绝授予学位案》的理解与参照——高等学校在学术自治范围内有依法制定学术评价标准职权[J]. 石磊.  人民司法(案例). 2016(20)
[8]从国家学位制度走向校本学位制度[J]. 张端鸿.  上海教育. 2016(09)
[9]论我国学位管理体制的困境与革新[J]. 林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5)
[10]从国家学位走向大学学位:中国学位制度转型的趋势[J]. 朱平,赵强.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本文编号:3722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22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