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立法中增加性别区分条款的可行性刍议——基于女性正义视角
本文关键词:环境立法中增加性别区分条款的可行性刍议——基于女性正义视角
【摘要】:在社会发展中,环境利益往往是由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享有,少数群体占据社会大部分资源,多数群体为求生存、发展,不得不采取非法手段来获取资源、能源,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在资源争夺战中,女性往往成为牺牲品。针对女性所具有的特殊性,如何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保障女性在环境资源分配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可在环境立法中增加性别区分条款,有利于进一步促使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利益 性别区分 女性正义 资源分配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资源分配中优先考虑弱者利益,更能维系社会稳定。由于历史传统原因,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利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在环境资源分配中亦是如此。基于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修改现行环境立法,增加性别区分条款,保障女性与社会弱势群体的资源分配利益、促进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家;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2 汪娟,肖扬;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S1期
3 王雷;;完善环境立法 实现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2006年01期
4 毛如柏;;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立法,依法推进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2006年01期
5 谢冬慧;王建国;;中外环境立法目的之比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朱文玲;张晨;;乌鲁木齐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和完善建议[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7 辛辉;杨莉英;;加快地方环境立法 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期
8 王小钢;;对“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试论当前中国复杂社会背景下环境立法的目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高莹;;加强环境立法 加大执法力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10 孙佑海;;择时而立 立足实际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经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娟;肖扬;;地方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俸俊玲;李文华;邵建忠;;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姜素红;;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之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芳;张廉;;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立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5 万劲波;;推进环境立法的综合化[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史玉成;;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兼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徐振才;;浅析我国现代环境立法的历史进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梁晨;;新时期我国环境立法的回顾与反思[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9 杨兴;;论全球环境立法趋同化的根源及现实表征[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白平则;;当代中国社会环境公平问题透视——环境公平应成为环境法的基本理念[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副教授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 丁文广 仙昀让;甘肃:提高妇女参与环境立法能力[N];中国妇女报;2012年
2 记者 郄建荣;环境立法不能被利益集团左右[N];法制日报;2013年
3 王小龙;环境立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获证实[N];科技日报;2013年
4 刘英团;农村环境立法应强调官员责任[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刘袅;不断加强环境立法[N];西藏日报(汉);2014年
6 世昕;环境立法:避免行政部门揽权不作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刘世昕;环境立法要避免“争权而不负责”现象[N];西部时报;2007年
8 束洪福;改革与发展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束洪福;发展和改革蓝皮书回顾环境立法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郄建荣;美国:环境立法的归宿是以人为本[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爱军;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2000年以来山西省环境立法科学性的调研报告[D];山西大学;2012年
2 宋丰;环境立法的伦理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申宁;系统论视野下的山西省环境立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李慧娟;欧盟环境立法评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孙培育;我国环境立法的反思与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孙晓罡;论科学发展观与环境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孝劲;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王婷;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立法之目的及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春云;昆明市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与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卉;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中的症结与出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8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3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