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赔偿中的“赔礼道歉”——以《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2项、第3项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赔偿中的“赔礼道歉”——以《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2项、第3项为中心
【摘要】:国家赔偿中的"赔礼道歉"存在滥用的现象。按照侵权责任法理论,"赔礼道歉"作为一种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仅适用于过错责任。我国《国家赔偿法》采用多元归责原则体系,其第17条第2项、第3项是结果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不应纳入国家赔偿法的体系。合法的"错捕错判"应适用刑事补偿责任。刑事补偿责任有其独立的意义:表层意义是为蒙冤者提供更好救济的体系完善,深层意义是一种兼顾司法权威的体系权衡。刑事司法活动本身并不具有可责难性,危险责任理论不应作为刑事补偿责任的理论基础。国家赔偿案件适用"赔礼道歉"的裁判思路应以"致人精神损害的"作为裁量空间,区分合法原因行为和违法原因行为引起的"错捕错判",在认定过错的基础上适用"赔礼道歉"这一责任承担方式。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 国家赔偿 赔礼道歉 刑事补偿 国家赔偿法
【分类号】:D92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15年9月,一则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安徽高院)“全国首例法院登报道歉”的新闻引起热议:“2012年7月25日,我院作出(2012)皖刑终字第00257号刑事判决,以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判处邱超等19人有期徒刑。经重审,2014年10月30日,检察机关决定对邱超等19人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华;论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李景春;;论调解在国家赔偿审判中的适用[J];山东审判;2008年01期
3 解瑞卿;杨江波;;公平责任原则引入国家赔偿领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4 范志勇;;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之反思与完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5 李周伟;沈林荣;;国家赔偿的困境与回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单玉英;;浅议国家赔偿的范围[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7 汪燕;;国家赔偿的经费保障问题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金俊银;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家赔偿法简介(二)[J];人民司法;1994年09期
9 金俊银;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及效力──国家赔偿法简介(五)[J];人民司法;1994年12期
10 张步洪;论国家赔偿的违法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莉;;博弈、试错与规制——赵作海国家赔偿案的司法启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季金华;;20世纪国家赔偿理念的制度化模式与时代走向[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3 杨小君;;国家赔偿中的合法权益与非法利益分析[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姚茂国;;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国家赔偿中的立法必要[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陈玉刚;李婷婷;;浅谈公产致害的国家赔偿[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6 陈学明;李煜晖;;浅谈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关系——一起赔偿纠纷引起的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班春峰;倪晓晶;;浅议我国国家赔偿范围[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8 马晓丽;;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浅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9 张虎;;国家赔偿之追偿制度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春龙;;中国刑事司法赔偿的界定与功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芝和 麻玉芬 刘武俊;国家赔偿:走向法治一大步[N];广西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李旭兵;国家赔偿,不应怕影响政绩或形象[N];河南日报;2005年
3 周起红;让国家赔偿实至名归[N];人民日报;2001年
4 罗书平(四川省高院执行局局长);国家赔偿决定也存在“执行难”?[N];法制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国家赔偿不能用“单位资金”“私了”[N];工人日报;2007年
6 彪子 南昌 编辑;国家赔偿不能简单比照职工日均工资[N];华夏时报;2007年
7 记者 俞连明;申请国家赔偿的案子在增多[N];杭州日报;2006年
8 盛茂邋新海;被拘不服提起国家赔偿[N];江苏法制报;2007年
9 江渚上;三年拿不到国家赔偿源于法律滞后[N];西部法制报;2008年
10 付向波;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 推动国家赔偿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红;司法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兴锋;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完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张肖;对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思考[D];郑州大学;2011年
3 于少乾;论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之重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艳玉;对国家赔偿的法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袁骁乐;我国公共设施致害之国家赔偿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6 罗一龙;论我国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D];四川大学;2004年
7 顾盼;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谢群山;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杨飞;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喻红;论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对赔偿实务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19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19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