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资源共享 法律制度
【摘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水涨船高——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已然成为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各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信息资源的管理、共享、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其中,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操作难度也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持续、健康、科学、稳定地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对于法律制度完备性和时代性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基于这种客观现实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结合美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这四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立法的经验启示——国家层面的立法保障、完备的配套法律等,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现行法律制度及其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建议。文章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也对文章的研究目的和创新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一般理论入手,阐明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美英日加四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制度和立法实践的总结分析,取其精华,得出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构建的启示;第四部分从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发展进程、现状展开,指出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部分对症下药,针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法律制度的启示,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建议。第六部分综观全文,总结梳理文章的研究结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一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对合适的法律制度供给有客观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是政府开放、包容、高效运转及社会公正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信息资源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资源共享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2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
- 1.2 研究文献综述8-10
- 1.2.1 国内研究综述8-9
- 1.2.2 国外研究综述9-10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10
- 1.3.1 研究目的10
- 1.3.2 研究方法10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10-12
- 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一般理论12-20
- 2.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12-14
- 2.1.1 信息资源12-13
- 2.1.2 政府信息资源13
- 2.1.3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13-14
- 2.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概念辨析14-15
- 2.2.1 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14-15
- 2.2.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政府信息公开15
- 2.3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类型15-17
- 2.3.1 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15-16
- 2.3.2 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16
- 2.3.3 政府与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16
- 2.3.4 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16-17
- 2.4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17-20
- 2.4.1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政治学理论基础17
- 2.4.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理论基础17-18
- 2.4.3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学理论基础18-20
- 3 美英日加四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及其启示20-28
- 3.1 美英日加四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概览20-25
- 3.1.1 美国20-22
- 3.1.2 英国22-23
- 3.1.3 日本23-24
- 3.1.4 加拿大24-25
- 3.2 美英日加四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启示25-28
- 3.2.1 立法模式合理25-26
- 3.2.2 立法层级较高26
- 3.2.3 法律制度架构科学26-27
- 3.2.4 设立专门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职能部门27
- 3.2.5 完善的监督机制27-28
- 4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及其不足28-34
- 4.1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由来及现状28-30
- 4.1.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由来及现状28-29
- 4.1.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立法现状29-30
- 4.2 我国现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不足30-34
- 4.2.1 现行法律位阶偏低30
- 4.2.2 法律制度之间相互冲突30-31
- 4.2.3 配套法律不够完备31-32
- 4.2.4 监督机制设计乏力32-33
- 4.2.5 法律责任制度不够完善33-34
- 5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的建议34-38
- 5.1 有序加快立法进程34
- 5.2 适度提高立法层次34-35
- 5.3 协调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35
- 5.4 注重配套法律制度35-36
- 5.5 强化监督机制36-37
- 5.6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37-38
- 6 结语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伟;关于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年05期
2 王安耕;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J];电子商务;2005年07期
3 甘利人;朱宪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管理的目标与任务[J];中国信息界;2005年Z1期
4 朱晓峰,王忠军;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5 彭国莉;吕先竞;汤爱群;;县乡镇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5期
6 彭国莉;;政府信息资源的构成与公开研究[J];兰台世界;2006年11期
7 胡胜男;;论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7期
8 谭必勇;;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问题初探[J];档案学研究;2007年04期
9 丁光勋;;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的尴尬及其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07年04期
10 牛琳琳;黄洁清;;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研究[J];现代情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兰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研究[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2 刘虎;任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曹增节;;政府信息资源的双重含义与公共信息资本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赵生辉;;政府信息资源配置的三维理论模型[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臻;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谢志佐;对我国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记者 秦羽 通讯员 屠炯;机关间应无偿共享政府信息资源[N];宁波日报;2010年
4 陈方敏 陆明华;天地图·上海服务政府信息资源公开[N];中国测绘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史颖;建好“水源”固基础 修好“水渠”拓服务[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政府信息资源要实现横向共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刘宁;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8 ;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N];宁波日报;2010年
9 胡小明;看信息共享的七大关键问题[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开的一系列措施[N];工人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海欣;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程万高;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基于业务重组的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华;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晶;政府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熊先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刍议[D];吉林大学;2004年
4 胡胜男;用市场机制引导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D];湘潭大学;2007年
5 白文琳;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开发服务的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陈越;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张添雄;使用者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价值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宋淇;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刘梦华;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赵娜;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公共知情权利益均衡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9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1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