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28 11:15

  本文关键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成员权 农地使用权


【摘要】:我国在1978年后逐步确立了"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两权分离"制度自始就存在制度理念重效率而轻公平、制度体系重利用而轻所有、权利设计重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轻其他农地使用权的制度缺陷,致使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发展障碍重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克服"两权分离"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但该政策被形式化地理解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叠加并立的土地权利结构,给农地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带来了挑战。"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实为集体土地所有权、成员权、农地使用权三权并立,此是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之有效实现的重大政策举措,也是力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落到实处的有力工具。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法学院;
【关键词】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成员权 农地使用权
【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2011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2013M53009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32
【正文快照】: 从1978年以来,我国在农村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即由农民集体享有土地所有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两权分离”的农村土地权利结构已稳固下来,但其制度缺陷却日益凸显。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金全;坚持农村土地“大稳定、小调整”与人地矛盾的关系[J];云南农业;1999年05期

2 王卫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展望[J];中国法律;2009年01期

3 丁燕;;对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制度的反思[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钟锦多;;对农村土地违纪违法问题的思考——以苍南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5 刘剑锋;陈学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关系的法律构建[J];企业家天地;2004年09期

6 ;开展纠纷仲裁试点 化解农村土地矛盾[J];农村经营管理;2007年09期

7 韦敏;;水富县农村土地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J];云南农业;2010年08期

8 周晖国;;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探讨[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田平;;农村土地到底归谁所有[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杨中英;杨莹;;从产权角度看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J];求实;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燕;胡晓;赵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统筹的思考——“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启示及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建议[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2 崔姗姗;期海明;;试论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赵阳;;对陶然等人《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盛洪;;关于陶然等人《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陈丽;;关于农村土地法律保护的思考[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冀港律师事务所 闫凤翥;违法发包农村土地[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邱大军;禁止以“祖宗地”名义占用村集体土地[N];海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傅仁斌;回乡后有权依法收回[N];湖南科技报;2006年

4 金管;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发包程序[N];东方城乡报;2006年

5 廉颖婷;以法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6 王比学;前十月审理农村土地案近5万件 法院加大制裁侵占耕地行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N];新疆日报(汉);2005年

8 州经管局 高彪;农村土地不允许随意买卖[N];恩施日报;2009年

9 ;农村土地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N];东方城乡报;2006年

10 尹文娟;耕地被征用能否享受基保待遇[N];江苏经济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松华;经济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2 王艳萍;我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杨柳;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杜志勇;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舒子一;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牛瑜;中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杨小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王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法律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晋瑾;中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王璇;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3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