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生物质能产业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11:25
本文关键词:中美生物质能产业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摘要】:当前,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弊端,雾霾等生态问题亟待解决,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目标。作为能源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可再生能源已展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其中唯一一种发展形式多样、能源产品丰富的生物质能源,其原料来源广泛、兼具经济和生态两种效益,前景光明。经过数年发展,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虽有长足进步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一系列政策、法律问题已经成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桎梏。美国是世界先进国家而中国是发展速度最快国家,中美两国在此领域存在很多共通之处,如生物质能原料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水平很高、能源需求缺口大、国家重视程度高等众多方面,也为进行生物质能产业法律制度对比提供平台和可行性。本文从生物质能管理体制、经济激励制度、总量目标量化和技术标准化制度以及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四个角度入手,分析中美两国在生物质能产业方面存在的法律规范特点,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提出从促进法律规制体系化、完善生物质能管理体制、提高经济激励措施科学性和促进市场培育等方面进行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法律路径的完善,使我国生物质能产业能够尽快走出现在困境,实现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质能 产业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导论8-1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综述9-10
- 1.2.1 国内研究动态9-10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0
- 1.3 存在问题10-11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1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11-12
- 第二章 美国生物质能产业现行法律规定概述12-21
- 2.1 生物质能管理体制12-14
- 2.1.1 生物质能管理主体12-13
- 2.1.2 社会中间层机构13-14
- 2.2 经济激励制度14-18
- 2.2.1 税收激励制度15-16
- 2.2.2 政府补贴制度16
- 2.2.3 债券和贷款担保机制16-17
- 2.2.4 直接投资制度17
- 2.2.5 其他资金制度17-18
- 2.3 总量目标量化和技术标准化制度18-19
- 2.3.1 对总量目标设置明确量化标准18-19
- 2.3.2 严格技术标准19
- 2.4 配额制与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结合19-21
- 第三章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现行法律规定概述21-28
- 3.1 生物质能源管理体制22-23
- 3.1.1 生物质能源管理主体多元22
- 3.1.2 社会中间层正在崛起22-23
- 3.2 经济激励制度23-26
- 3.2.1 专项资金制度23-24
- 3.2.2 优惠贷款制度24
- 3.2.3 税收优惠制度24-25
- 3.2.4 财政补贴制度25-26
- 3.3 总量目标制度26-27
- 3.3.1 全国性中长期目标26
- 3.3.2 区域开发目标和行业规划26-27
- 3.4 技术标准制度27-28
- 第四章 中美生物质能产业法律特点对比28-41
- 4.1 美国生物质能法律规制特点分析28-31
- 4.1.1 法律制度架构体系化28-29
- 4.1.2 法律规范内容的全面化29
- 4.1.3 数字精确化和技术标准严格统一化29-30
- 4.1.4 法律调整的预见性和计划性30
- 4.1.5 生物质能产业管理体制的高效性30-31
- 4.2 美国生物质能法律规制不足分析31-33
- 4.2.1 未改变传统能源政策模式31
- 4.2.2 管理主体呈膨胀趋势31-32
- 4.2.3 政治敏感性过强32-33
- 4.3 中国生物质能法律规制特点分析33-35
- 4.3.1 法律框架宏观性33
- 4.3.2 法律内容侧重性33-34
- 4.3.3 管理部门多元性34-35
- 4.3.4 规范文件准法律性35
- 4.4 中国生物质能法律规制不足分析35-41
- 4.4.1 法律制度架构零散性36-38
- 4.4.2 法律规范内容片面性和笼统性38-39
- 4.4.3 法律调整滞后性39
- 4.4.4 管理机制低效性39-41
- 第五章 借鉴路径41-49
- 5.1 法律规制体系化41-43
- 5.2 完善生物质能产业管理体制43-44
- 5.3 提高经济激励措施科学性44-45
- 5.3.1 生物质能产业税收制度改革44-45
- 5.3.2 提高资金扶持力度和科学性45
- 5.4 加强生物质能市场培育45-49
- 5.4.1 健全和统一技术标准45-46
- 5.4.2 完善生物质能市场准入制度46-47
- 5.4.3 完善配额制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3-54
- 致谢54-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张晔;代木林;;全球生物能源政策比较及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璐羽;车尧;;生物质资源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5期
3 魏丹;韩晓龙;;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3年04期
4 蔡守秋;;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现状与发展[J];中州学刊;2012年05期
5 赵保庆;;我国生物质能购销和使用的法律问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郑佳宁;;能源市场准入许可制度法律规制刍议[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7 黄婧;;论美国能源监管立法与能源管理体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02期
8 谢旭轩;王田;任东明;;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12年03期
9 张璐;;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差异性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李艳芳;张牧君;;论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建立——以落实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钟超;我国生物质能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5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3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