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认真对待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

发布时间:2017-09-29 23:34

  本文关键词:认真对待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哲学 环境法解释学 民法哲学 民法解释学 绿色民法典


【摘要】:如果认为环境法学由环境法哲学、环境法解释学及环境法史三大学科组成,则其中的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对环境法学科与环境法治建设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环境法解释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环境法哲学也是一种广义上的环境法解释学,狭义的环境法解释学仅由立法解释学、执法解释学及司法解释学组成,不包括环境法哲学。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的理念以及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民法哲学和民法解释学存在不少差异,由此导致民法学者所理解的世界与环境法学者所理解的世界有着诸多不同,民法学者与环境法学者之间的对话产生了不少争议。环境法哲学对推动传统法学科及传统部门法的生态化创新变革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环境法解释学学科建设具有艰巨性与长期性。在生态文明时代,当下中国及全球面临巨大的环境资源压力。展望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在传统民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生态化变革建设。而目前中国的环境法学科与环境法治建设不仅迫切需要科学理性的环境法哲学观做思想指引,更迫切需要公平完善的环境法制度做行为规范,相应地尤其需要令人信服的环境法解释学做环境执法与环境司法的依据路标。因此,环境法学者没有理由不去认真对待环境法哲学与环境法解释学。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环境法哲学 环境法解释学 民法哲学 民法解释学 绿色民法典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民族环境习惯法的功能研究”(15XM021)
【分类号】:D90;D922.6
【正文快照】: 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中,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都是人类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作为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环境法必须肩负起历史责任,积极推动建设具有深度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型、智慧型地球共同体联盟。自然世界既是我们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与基础性资源,也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的最新成果[J];现代法学;2000年03期

2 夏锦文,张镭;21世纪亚洲法哲学的时代课题——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0年06期

3 苏哲;《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李瑜青;时代的呼唤与法哲学的使命[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文正邦;;关于开展法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0年00期

6 彭美;全国“国外法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J];哲学动态;2001年01期

7 顾肃;小田桐忍;冯川;;探究事实、追寻平等——井上茂教授的法哲学思想[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8 胡文木,芮海田;“法哲学”概念的逻辑分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孙育玮;中国法哲学的现实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国清,毛建明;当代中国的法哲学研究[J];学海;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和”的法哲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刘进田;邓武红;;论马克思哲学的法哲学特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孙育玮;;中国法理学前进中的问题与对策[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黄金波;赵成泽;马志军;谭军;;拳拳治国寸草心——论董必武的法哲学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6 王云飞;;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法哲学[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存生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哲学的使命与层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南关检察院 祖宏;和谐社会呼唤全新的法哲学[N];协商新报;2007年

3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郑智航;需要一种辅助法律成长的法哲学[N];检察日报;2013年

4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新的法哲学[N];北京日报;2005年

5 广州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法哲学为法学研究提供智慧[N];人民日报;2014年

6 郑家泰;法律的哲学之思[N];法制日报;2011年

7 黄雨桑;读拉德布鲁赫《五分钟法哲学》有感[N];江苏法制报;2013年

8 许章润;中国法哲学欠缺问题意识[N];法制日报;2011年

9 上海师范大学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徐继强 祝爱珍 整理 中国法学会教授 郭道晖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晨光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童之伟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姚建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步云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谢晖;中国法理学:走出抽象的象牙塔[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叶传星;静听中国法治前行的足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东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朱祥海;国家主义法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3 汪家宝;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龙霞;实践与法的合理性[D];中山大学;2006年

6 周峗;“应当”的法哲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7 宋大琦;天理循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关明凯;法律的三维透视[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学伟;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解蔽与时代价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张娜;法哲学及其逻辑起点新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禹建军;马克思权利法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杨宏;试论中国法哲学自觉的必要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6 刘期剑;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探析[D];吉首大学;2013年

7 彭凯;从先验法学到理性法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许凌英;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创立及对近代法哲学的颠覆[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会会;法哲学核心范畴的反思与重构[D];山西大学;2009年

10 曾林;洛克法哲学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944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44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