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21:18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立法研究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即将大幅减少,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已经出现“用工荒”。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55岁至60岁人口占总人数的6.79%,2015年人口比例则上升至7.24%,10年后将上升到最高值9.64%,国家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压力增加,财政将面临赤字危机。我国现今为国家与子女养老相结合,一旦国家养老出现问题,那么子女抚养父母的压力也将增大。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放宽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范围,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并通过法律制度保障高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权利,增强高龄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与信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因为我国对高龄劳动者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所以第二章主要对高龄劳动者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提出界定标准,通过分析高龄劳动者的分类说明劳动者动机的正当性,继而通过法理分析高龄劳动者享有就业权。第三章主要论述目前我国高龄劳动者在现实就业中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即社会上存在的年龄歧视问题、劳动者自身的就业能力问题以及工伤问题,通过分析这些就业问题从而说明我国现今的立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第四章主要研究国外对高龄劳动者立法保护的现状。通过选取经验丰富的美国以及与我国情况相似的且同属大陆法系的日本这两个国家,两国在年龄歧视及其例外条件、高龄劳动者就业促进与保障、退休年龄问题上的法律规定来给我国的立法一定的启示。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之上,第五章针对我国的现实问题及立法缺陷,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性解决策略与方法。首先我国需要在已有的法律中加入禁止年龄歧视的规定从而保障高龄劳动者实现再就业,同时通过列举具体行为及例外条件增强法律的规则性与可操作性。其次提高退休年龄以增加劳动者的范围,但是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温和改革,通过政策引导与鼓励逐渐实现退休年龄的提高,在大家心理接受后,再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最后,针对工伤保险问题,将所有劳动者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畴但应在工伤保险费率上有所区别。
【关键词】:高龄劳动者 年龄歧视 再就业 退休年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13
- 1.4 主要的创新和不足13-14
- 1.4.1 主要创新13-14
- 1.4.2 存在的不足14
- 1.5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高龄劳动者理论分析15-24
- 2.1 高龄劳动者概念界定15-18
- 2.1.1 概念15-17
- 2.1.2 界定标准17-18
- 2.2 我国高龄劳动者的分类18-21
- 2.2.1“4050”人员18-19
- 2.2.2 退休人员19-20
- 2.2.3 大龄农民工20-21
- 2.3 高龄劳动者就业的理论考量21-24
- 2.3.1 基于生存权考量21
- 2.3.2 基于平等权考量21-22
- 2.3.3 基于劳动权考量22-24
- 第3章 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问题与立法现状24-34
- 3.1 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问题分析24-29
- 3.1.1 年龄歧视问题24-26
- 3.1.2 就业能力问题26-28
- 3.1.3 工伤保险问题28-29
- 3.2 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立法现状29-34
- 3.2.1 中央立法之规定29-32
- 3.2.2 地方立法之规定32-34
- 第4章 国外高龄劳动者就业立法考察34-43
- 4.1 美国34-39
- 4.1.1 反就业年龄歧视立法34-38
- 4.1.2 高龄员工福利保护38-39
- 4.2 日本39-43
- 4.2.1 中高龄就业促进39-40
- 4.2.2 延迟退休制度40-42
- 4.2.3 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及其例外条件42-43
- 第5章 我国高龄劳动者就业立法构想43-51
- 5.1 反年龄歧视立法43-46
- 5.1.1 年龄歧视的具体行为43-44
- 5.1.2 就业年龄歧视的例外44-45
- 5.1.3 立法模式的选择45-46
- 5.2 弹性退休年龄立法46-48
- 5.2.1 退休方式的选择46-47
- 5.2.2 退休群体的选择47-48
- 5.3 社会保险立法48-51
- 5.3.1 养老保险立法48-49
- 5.3.2 工伤保险立法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劲悦;关于就业年龄歧视原因的调查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2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3 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J];当代法学;2008年03期
4 姚岚秋;;论超龄劳动关系——超龄劳动者再就业法律关系辨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刘勇;;高龄劳动者就业促进中的法律问题[J];法学;2012年10期
6 戚家勇;;论高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J];管理观察;2013年34期
7 黎建飞;;从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的法理和制度变迁[J];中国法学;2012年03期
8 骆正言;;论年龄歧视和合理差别——兼谈年龄歧视例外的立法建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972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7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