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铺设环境下托管架结构动力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4:35

  本文关键词:深水铺设环境下托管架结构动力学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深水环境 托管架 虚拟激励法 随机振动 管道铺设


【摘要】:随着陆上资源的枯竭,海洋石油开采逐渐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近10年来,全球新发现的油气田60%在海上,并且正在开采的油气田50%也在海上,由此可见海洋资源的丰富,并且这些资源大多都在深海。深海油气开采的难度非常大,属于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开发模式,其中海底管道铺设技术就是深海油气开采的一个急需突破的重要环节。海底管道铺设的核心装备是托管架,只有将托管架的能力提升上去,才能从突破深海管道铺设的瓶颈。我国在2012年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石油201铺管船,使我国的深海管道铺设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铺设水深的增加,该装备也暴露出了一些技术上的不足。本文的目的是针对用于超深水大口径管道铺设的托管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设计上的不足。首先对船体的运动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船体运动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计算方法,并介绍了船体运动的计算软件-aqwa和试验方法;对本文应用的船体数据进行了介绍,并通过谱估计函数对船体运动的功率谱密度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船体的运动规律。其次对托管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托管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道对托管架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影响,会影响托管架的自振频率,在浅水时这一影响不是很大,但是随着铺设水深和铺设管径的增加,这一影响对托管架的自振频率改变比较大,甚至已经接近船体运动的频率带。由此提出了在超深水、大口径管道铺设环境下的托管架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虚拟激励法的计算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船体-托管架建立了虚拟的动力学方程,根据虚拟激励的特点,将虚拟激励变为谐响应分析,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实现。最后,托管架-铺管船-管道三者是相互耦合的关系,本文将三者进行解耦,用质量点代替管道模拟管道对托管架的惯性作用,将由水池试验的得到的船体运动数据作为托管架的边界条件,模拟船体运动对托管架的影响。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上实现了虚拟激励法,并用该方法求得了托管架热点位置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运用Dirlik方法计算了托管架热点应力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对托管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文章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结论以及在设计时需要主要的问题,对用于超深水大口径管道铺设的托管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深水环境 托管架 虚拟激励法 随机振动 管道铺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E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3
  • 1.2 海底管道铺设13-17
  • 1.2.1 海底管道发展趋势13-14
  • 1.2.2 S-lay铺设技术14-17
  • 1.3 超深水托管架面临的挑战17-19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9-20
  • 2 船体运动20-30
  • 2.1 船体运动分析的一般理论20-23
  • 2.1.1 船体运动分析的时域方法20-22
  • 2.1.2 船体运动分析的频域方法22-23
  • 2.2 船体运动的数值模拟23-24
  • 2.3 船体运动的试验24-29
  • 2.3.1 水池试验24-26
  • 2.3.2 船体运动数据及分析26-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不同工况下托管架动力特性分析30-36
  • 3.1 托管架有限元模型30-31
  • 3.2 拖航托管架动力特性31-33
  • 3.3 铺设托管架的动力特性分析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4 船体运动载荷随机振动理论与运动学方程建立36-46
  • 4.1 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的基本理论36-38
  • 4.1.1 频率响应函数36-37
  • 4.1.2 虚拟激励法的基本原理37-38
  • 4.1.3 自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性质38
  • 4.2 船体在平动、转动作用下深水托管架运动方程38-43
  • 4.2.1 方程建立的基本假定38-41
  • 4.2.2 船体平动作用情形41-42
  • 4.2.3 船体转动作用情形42-43
  • 4.2.4 船体运动激励下托管架运动方程建立43
  • 4.3 虚拟激励法在ANSYS中的实现方法43-44
  • 4.4 算例验证44-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5 铺设条件下深水托管架的疲劳寿命评估46-59
  • 5.1 托管架寿命评估点确定46-50
  • 5.1.1 静态热点位置确定46-48
  • 5.1.2 动态热点位置确定48-50
  • 5.2 频域疲劳分析理论50-52
  • 5.2.1 随机疲劳线性损伤理论50-51
  • 5.2.2 Dirlik概率密度函数经验公式51-52
  • 5.3 托管架寿命评估52-58
  • 5.3.1 托管架应力功率谱密度52-56
  • 5.3.2 托管架疲劳寿命评估56-58
  • 5.4 本章小结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3-64
  • 致谢64-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王景全,陈运生,杨国来;船载火炮发射时的动力响应研究和试验[J];兵工学报;2001年01期

2 于浩;聂宏;;偏中心定位对弹射过程中飞机姿态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王丽慧,刘维亭,赖志昌;海浪扰动信号的仿真方法[J];船舶工程;2002年04期

4 吴梵,陈志坚,刘巨斌,吕岩松;小水线面双体船在波浪中的水动力计算[J];船舶工程;2004年01期

5 王蕾,宋文忠,魏海坤,陶勇;两栖战车海上射击海浪环境的实时仿真研究[J];船舶工程;2004年04期

6 陈伟;马宁;;高速集装箱船在实海域中的耐波性预报[J];船舶工程;2008年03期

7 黄永生;李刚强;谢永和;;全航速三维线性波浪载荷时域内数值计算研究[J];船舶工程;2009年05期

8 张继园;李德骏;高学宇;孟启承;杨灿军;陈鹰;;海底观测网接驳盒布放与回收过程的仿真分析[J];船舶工程;2010年06期

9 蒋昌师;刘亚东;;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耐波性预报[J];船舶工程;2011年03期

10 刘应中,张怀新,李谊乐,缪国平;21世纪的船舶性能计算和RANS方程[J];船舶力学;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晓峰;缪泉明;杨烁;何再明;;新型TLP平台水动力性能研究[A];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裕龙;朱仁传;缪国平;范菊;陆志妹;;基于OpenFOAM的船舶与液舱流体晃荡在波浪中时域耦合运动的数值模拟[A];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鑫;杨建民;李欣;;深水半潜式起重船耐波性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缪国平;朱仁传;程建生;王景全;;海上风电场建设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若干水动力学关键技术问题[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陈京普;朱德祥;;顶浪中船舶运动的时域预报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卓永强;陈庆义;;海浪等级与渔船倾覆[A];海浪海啸与实用航海技术[C];2006年

7 卓永强;陈庆义;;海浪等级与渔船倾覆关系的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韩伟;刘汉明;;单点系泊系统研究综述[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9 李宝忠;;船舶拖航操纵运动的模拟计算[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王俊荣;谢彬;;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及运动响应研究综述[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大海;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庆任;近自由面三维振动翼水动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袁梦;深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非线性时域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京普;船舶兴波与浮体运动的非线性现象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1年

5 王兴刚;深海浮式结构物与其系泊缆索的耦合动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高云;钢悬链式立管疲劳损伤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春花;海冰在潮汐和波浪作用下的断裂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柏威;非线性波浪与任意三维物体的相互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陈徐均;浮体二阶非线性水弹性力学分析方法[D];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2001年

10 张志民;船首底部砰击强度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船舶能效设计中若干耐波性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在鹏;半潜式海洋潮流电站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乔晓国;深水浮式结构动力定位能力动态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宇;LNG船运动与载荷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强;立体视觉测量及半潜平台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孙凌丽;船舶运动的风浪影响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宋娇阳;深水浮筒回收作业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文博;风帆训练舰线型设计与航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崔东坡;吊艇架被动式抗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文志飞;船舶砰击载荷的计算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1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71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