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09:05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竞争力构成要素 绩效评价 甘肃省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而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效能。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还是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已基本覆盖省内特色优势产业。然而,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甘肃省龙头企业发展水平无论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处于全国后位。因此,加快龙头企业主体建设,缩小地区差距一直是甘肃省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3年7~9月对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样本覆盖白银市、定西市、兰州市、庆阳市、平凉市、武威市、张掖市、金昌市、临夏市及嘉峪关市共10个地市,收回有效问卷358份。调查发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尤其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中起到重要载体作用;67.07%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64.51%的企业物流设施基本能满足日常业务需求,其中,兰州、嘉峪关、武威、张掖地区物流设施满足程度较高;分别有60%和55.86%的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已经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而地市级和其他级别龙头企业相对比重较低。88.27%的企业存在资金需求,而且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季节性收购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方面。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规模小,盈利水平不高,自身积累能力不足,使得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的投资支出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弱,只有28.49%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且不少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偏低,对管理人员及科技人才的重视度不够,一半以上的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激励和留人机制,使得52.97%的企业技术骨干人才严重紧缺。60.34%的企业虽有创立品牌的意识,但品牌建设效益不高,其中57.51%的企业创立的只是地区品牌,缺乏在国内外市场上影响力深的知名品牌。很多企业与农户合作方式粗浅、交易关系松散,加之60.61%的企业未能通过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作业,影响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品升级,使得企业产品开发力度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运用DEA方法中的B2C模型从不同角度对龙头企业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得出211家样本企业中只有10家企业既是规模有效又是技术有效,即综合效率值为1,而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没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存在一定调整空间。其中,国家级龙头的技术效率相对高于省级、地市级,且地市级龙头规模小的问题较为明显;嘉峪关、白银地区相对效率优于其他地区;棉麻、中药材、粮油、蔬菜以及肉禽类加工企业的综合效率值较高,而林果、水产及其他类型企业较低,尤其以水产加工企业效率值偏低;分析还得出,2010年以前成立的企业之间的三项效率均值差距不大,但都明显高于2010年之后成立的企业。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经营水平低,且缺乏必要发展资金;现行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产区集中度低、农村投资环境不优;整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融资环境不理想,以及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难以形成聚合效应。根据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软硬条件,促进龙头企业向外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竞争力构成要素 绩效评价 甘肃省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4
【目录】:
- 摘要2-4
- SUMMARY4-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2-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5
- (三)评述15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5-16
- (一)研究思路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三)技术路线图16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6-18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8-21
-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内涵及作用18-19
- (一)龙头企业的定义18
- (二)龙头企业的特征18
- (三)龙头企业的作用18-19
- 二、理论基础19-21
- (一)交易费用理论19
- (二)关系契约理论19
- (三)农村公共产品理论19-20
- (四)成本效益分析理论20-21
-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1-32
- 一、龙头企业概况21
- 二、资料来源与说明21-22
- (一)数据来源21
- (二)调查企业基本信息21-22
- 三、龙头企业发展现状22-27
- (一)组织形式多元化22-23
- (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23
- (三)产品价格稳定且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23-24
- (四)物流设施基本能满足日常业务需要24
- (五)技术寻求的主要出发点为“产学研”结合创新24-25
- (六)品牌建设意识较强25-26
- (七)资金需求以农产品收购和固定资产投资所需为主26-27
- (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27
- 四、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7-32
- (一)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27
- (二)企业经营规模小,资产负债率偏低27-28
- (三)基础研究投入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弱28-29
- (四)企业家文化素质偏低,技术骨干人才短缺29-30
- (五)多数企业尚未开展电子商务模式30
- (六)品牌享誉度低,产品竞争力不足30-32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实证分析32-41
-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原理32-33
- (一)方法选取32
- (二)模型介绍32-33
- 二、评价指标和样本数据选取33
- 三、数据测算与结果分析33-39
- (一)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34
- (二)纯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34-35
- (三)规模效率测算结果分析35-36
- (四)规模收益类型分析36
- (五)不同分类视角下的龙头企业生产效率分析36-39
- 四、研究结论39-41
-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41-44
- 一、企业自身发展水平低41
- 二、现行激励机制不完善41
- 三、企业融资环境不理想41-42
- 四、农村投资环境较差42
- 五、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42-43
- 六、政策支持和资金帮扶难以形成聚合效应43-44
- 第六章 新形势下促进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建议44-46
- 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44
- 二、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龙头企业融资渠道44
-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44-45
-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环境45
- 五、营造良好的软硬条件,促进龙头企业向外发展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问卷50-58
- 个人简介58-59
- 导师简介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林娟;王铁;陈瑜;;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调查分析[J];甘肃农业;2013年21期
2 王茜;;农业产业化龙头上市企业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年10期
3 郑慧娟;;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的现状特征[J];开发研究;2012年01期
4 杨明洪;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10期
本文编号:1072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7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