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
本文关键词: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
【摘要】: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应当以法学类课程(包括法学基础类课程和知识产权法类课程)为其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而理工科类课程则只能被定位于知识产权专业的一般背景知识,不应作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部分。为了解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复合和能力复合问题,理工科高校应当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而不能仅仅寄希望在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完全解决理工科知识的复合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G649.28
【正文快照】: 一、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状知识产权是一个新兴的法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就本科层面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而言,许多高校曾经尝试在法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知识产权方向,以法学知识为主体,复合管理学,授予法学学位;也有一些高校在管理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知识产权方向,以管理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红;;从海尔的知识产权保护谈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2 鲍文胜;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建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王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研究——对河南省高校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9年07期
4 王文斌!200032,石昭!200032,吴桂琴!200032;我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年03期
5 陈海秋,刘莹清;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内容及措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黄健,刘美良;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3期
7 张雁东;知识产权保护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8 任文佳;;论理工科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不足和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4期
9 郭新宝;吴作勇;;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建议[J];理论界;2006年S2期
10 胡开忠;张弘;;论高校内部知识产权管理的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庹国柱;朱俊生;;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2 李希富;;会计综合实验室的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3 蔡守秋;蔡文灿;;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李静云;;循环经济立法必要性及其立法模式和原则探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周珂;王小龙;;论我国环境教育的法制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韩之国;;论海事统计分析系统方案设计的模式选择[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事与安全论文集[C];1999年
7 赵宪军;杨海芬;;保定市特色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战略及模式选择[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希敏;高帆;;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模式选择[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郝志军;游经元;;高速铁路建营模式选择[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张鸿;张忠德;;陕西信息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涛邋通讯员 牛丹峰;省企业专利与商业秘密保护论坛在洛召开[N];洛阳日报;2007年
2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刘振刚;“八大篇”谱写北京知识产权事业美好未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陈yN淼 段心鑫 吴玮 采写;战略规划是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容[N];中国工业报;2008年
4 通讯员王乾;中国北车知识产权管理实现大发展[N];人民铁道;2009年
5 宗和;IBM的知识产权管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孙礼勇;首次知识产权专业职称评审启动[N];江苏科技报;2007年
7 规划;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8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N];南方日报;2007年
9 吴艳;知识产权与日产发展的“冬”与“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沈衍琪;“新行当”知识产权管理师昨出炉[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罡;中国银行业并购研究:动因、效应及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5年
2 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李洪武;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冯光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郭振宗;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刘介明;供应链企业知识产权协同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东;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李建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周;信用信息共享和中国征信模式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D];厦门大学;2007年
2 徐国栋;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多种模式及选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姜聃;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其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隋铭;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及其应用探析[D];清华大学;2004年
5 任改玲;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与模式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6 张玉霞;民事审前程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沈春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D];清华大学;2005年
8 于秋景;企业产融结合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孙莲;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运作模式及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高海潮;庆阳市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选择与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5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20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