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7-11-20 23:25

  本文关键词: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法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法 增量利益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法保护是其法律保护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知识产权法公共政策性的体现,也与知识产权法的根本旨趣一致。从本质上讲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是传统知识利益之上形成的增量利益。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立法能够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提供一定的保护,但不全面亦不系统。本文在分析已有的立法实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领域传统知识的保护途径,并给出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保护与民族自治地方竞争力关联效应研究”(MSY07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现代利用与保护研究——以武陵地区土家族为例”(07BMZ025)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从广义上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具有本民族固定性和特定性的所有智力成果的总和,是本民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表达。其外延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农业(畜牧业)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手工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2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单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蒋悟真,李晟;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维度——经济法基石范畴解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胡开忠;;文化多样性的弘扬与知识产权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陈锦川;法国工业产权授权、无效的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9期

6 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6期

7 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8 吴汉东;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应对方略[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9 黄玉烨;知识产权与其他人权的冲突及其协调[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10 杨明;;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家力;;传统知识的资源化及此过程中所涉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保护[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臧小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齐建辉;经济法运行的正当程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梅;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版权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黄武双;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7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馨月;试论经济法的效益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颖;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莉莉;论经济法的社会性——关于经济法本质属性的理论分析[D];安徽大学;2003年

4 朱玉能;我国平行进口中商标权保护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5 易淼;专利的国际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牛效龙;商标权产品平行进口的竞争法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7 孔小霞;TRIPs协定框架下的权利冲突与协调[D];郑州大学;2005年

8 李洁洋;TRIPS协议中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维护相关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磊石;论知识产权领域内智力成果的标准化[D];湘潭大学;2005年

10 徐楠轩;论惩罚性赔偿引入中国法[D];湘潭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汉东;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应对方略[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浩帆;民族工作与四个现代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2 布林;关于我国民族关系史的几点看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3 丁弼昆 ,杨心锦;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的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4 茂敖海;关于自治机关民族化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2期

5 布赫;落实民族政策 加强民族团结[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3期

6 浩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四个现代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7 龙干;谈谈逐步消除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8 石农心;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光辉著作——学习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1期

9 玉文华;认真克服两种民族主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1期

10 王晓华;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实现四化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云萍;丁明;彭林;王亚平;童月英;简国敏;赖美泉;姜竹春;姜晓丹;吴锋;吴雄文;汪策;赵修竹;;云南特有普米、傈僳、怒和纳西族四个少数民族补体C_4多态性的检测[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丁明;焦云萍;彭林;王亚平;童月英;姜竹春;姜晓丹;吴锋;吴雄文;汪策;赵修竹;;云南纳西、普米、怒和傈僳族四个少数民族B因子多态性检测[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3 杨全忠;杨忠信;;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张晓;;立体性与全方位的新典型——过竹与他的《苗族神话研究》[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翁家烈;;夜郎县及创建古夜郎之民族考略[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杨明河;;从文物试析夜郎[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刘作颖;叶正乾;;汉夜郎国都邑考——兼“夏都”探索[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霄燕;;晋国的法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9 张德光;;晋国的青铜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10 刘建业;;重视少数民族史料的征集与研究[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李盛仙;少数民族粽艺大观[N];中国包装报;2000年

3 许亚洲;“夏至”与龙的节日[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闫晓虹;裙子de妙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记者 张晴;缩小生育行为与政策之差[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车文芬 曹卡民;鄂温克族的骄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石新荣;展民族风采 迎西部开发[N];中国纺织报;2000年

8 华迅;广西中越边境兴起生态旅游热[N];中国海洋报;2000年

9 ;广西形成独特滨海旅游走廊[N];中国海洋报;2000年

10 覃祥周;越南师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镇平;清代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曹云华;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D];暨南大学;2001年

5 谢家智;区域资金配置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姚绍文;语义化Web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方高峰;六朝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东人达;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和劲松;当代缅甸军人政权研究(1962—2000)[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梁刚毅;近代广西民族间的对外经济交往与融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石玉春;论刑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变通的若干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秀新;国际互联网络域名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谭再琼;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筱瀛;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雍琳;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族文化认同因素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建平;明代武举与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0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20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