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用品业专利战略比较研究——以DII数据库运动鞋相关专利数据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4 02:19

  本文关键词: 体育用品 专利 专利战略 创新驱动 出处:《中国体育科技》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DII数据库收录的运动鞋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战略角度入手,对中外主要技术强国专利战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美国、德国、日本是传统技术市场中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养了企业良好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并形成核心企业集聚效应。2)凭借高质量的核心技术,利用同族专利申请逐步扩展、探索和垄断国际技术市场已成为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的重要专利战略,而国内多数企业仍滞留于国内市场。3)从耐克公司核心专利分布来看,人性化智能运动监测系统、新材料的运用、符合运动人体科学原理结构设计等成为其新一代技术研发的重心。4)耐克公司逐步形成具有"核心-边缘"合作网络特征的稳固高效的科研团队,使公司的技术始终处于连续升级和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面对与国外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差距,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认真贯彻和领悟政府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方针的核心理念,稳步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Abstract]:Taking the sports shoes related patents included in DII data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ent strategies of the major technological power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atent strateg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is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market center, the perf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has cultivated the enterprise goo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patent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forms the core enterprise agglomeration effect. 2) by virtue of the high quality core technology. The exploration and monopoly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marke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tent strategy of larg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majority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still stranded in the domestic market. 3)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Nike's core patent, humanized intelligent motion monitoring system,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ports human body science, structural desig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its new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ike has gradually formed a "core-edge" cooperativ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and efficient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The company's technology has always been in a continuous upgrading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ing the gap with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ore technology,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ciousn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atent protection of enterprises,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and comprehend the core idea of the important policy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ut forward by the government, and steadily realize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学校体育青年项目(A-9103-16-052005) 上海师范大学文科一般项目(A-0230-15-001036)
【分类号】:G80-05
【正文快照】: 1引言21世纪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科技和产业革命,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各类体育用品中,如,可穿戴智能运动检测设备、新材料技术在体育器材中的运用、符合运动人体科学原理的运动鞋设计等高端产品,使得体育用品业的生产理念面临重要的转型发展。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中央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茜;方千华;;体育技术创新水平的时空模式与国家专利战略的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正荣;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名牌发展战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李雷,张再宁;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间关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张加军,王奇;21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之管见[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5 汪文奇;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四川体育科学;2002年03期

6 徐娜;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7 罗建英,陈冀杭;论北京奥运和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2002年04期

8 卢小平;;体育产业挑战“极限”[J];大经贸;2002年03期

9 徐本力;对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上海与天津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姜彩楼;;我国体育产业价值创造系统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许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路径选择[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荣波;秦立鹏;何迎;;体育营销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对迪卡侬经营模式特点的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苗萌;高建新;;我国体育用品业自主创新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刘英;;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王雷;;湖北省体育产业比较优势与布局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李建设;童莹娟;朱祝瑶;;体育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楼小飞;;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瓶颈、模式与路径选择[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白永峰;;浅谈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自主创新[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_g;体育产业将有统一政策指导[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贾海红;开创中国体育用品业新纪元[N];中国体育报;2009年

3 记者 王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撬动体育产业升级[N];金融时报;2010年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N];中国体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韶文;中国体育用品业再迎机遇期[N];国际商报;2013年

6 刘先永;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换届[N];中国体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姚轩杰;体育产业有望快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14年

8 季任春;体育:不尽财源滚滚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迎航人;体育产业 二十一世纪的金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10 迎航人;体育产业 尚待开发的金矿[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伟;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迪;西安市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2 汤婧玮;体育赛事的微信直播平台建设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3 甘智梅;安徽省黄山市体育赛事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任步攀;体育市场开发理论的初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贾咏翠;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杨妍妍;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对地方体育用品业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7 李楠;全面预算管理在长春市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蔡捷;我国体育用品业并购效应的财务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凯;体育赛事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2年

10 任盼红;我国体育微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8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458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