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相关基因ADH和PDC的分离及功能验证

发布时间:2018-01-27 22:51

  本文关键词: 中国甜柿 单宁凝固 乙醇脱氢酶 丙酮酸脱羧酶 瞬时转化 出处:《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中国原产完全甜柿(简称“中国甜柿”或CPCNA)自然脱涩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而日本原产完全甜柿(简称“日本甜柿”或JPCNA)受隐性基因控制,因而中国甜柿较日本甜柿具有更重要的育种价值。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机理明显有别于仅依靠“稀释效应”的日本甜柿,除“稀释效应”外可能还涉及单宁的“凝固效应”,即可溶性单宁与乙醛反应转变成不溶性单宁的过程。本研究以中国甜柿为试材,以非完全甜柿(non-PCNA)和日本甜柿为对照,首先从中国甜柿中分离参与乙醛代谢的两个关键酶基因:乙醇脱氢酶基因(ADH)和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进而通过分析其在不同脱涩类型(中国甜柿、日本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不同发育阶段(花后5、10、15、20和25周)、不同部位(花、叶片、萼片、果皮、果肉、果心和种子)表达模式差异并结合单宁含量及乙醇和乙醛含量分析,筛选与中国甜柿可溶性单宁的自然凝固直接有关的目标基因;此外,通过构建瞬时转化体系,进一步确认候选目标基因的功能,以期从分子水平解析中国甜柿自然脱涩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GFP作为报告基因,基于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渗透法,建立适宜栽培柿基因功能验证的活体叶片瞬时超表达体系。通过乙酰丁香酮浓度、菌液浓度和注射后不同采样时间对瞬时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且该体系适用于不同脱涩类型柿品种‘磨盘柿’(non-PCNA)、‘鄂柿1号’(CPCNA)和‘宝盖甜柿’(CPCNA)。将DkLAC1瞬时转化‘磨盘柿’和‘鄂柿1号’叶片,发现DkLAC1表达导致两个柿品种叶片原花青素含量升高。2.基于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渗透法,建立ihpRNA(发夹RNA)诱导的柿活体叶片基因瞬时沉默技术。DkPDS被选择作为内源报告基因,用于评价该瞬时沉默体系。利用该技术将pHG-LAR(DkLAR基因ihpRNA干涉载体)瞬时转化‘磨盘柿’、‘鄂柿1号’和‘阳丰’活体叶片,利用DMACA染色及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DkLAR瞬时沉默均导致柿叶片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表明DkLAR参与柿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3.基于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建立柿组培苗瞬时转化体系。在真空渗透20min条件下GUS基因瞬时转化效率最高。利用该技术将pHG-LAR(DkLAR基因ihpRNA干涉载体)瞬时转化‘小果甜柿’和‘磨盘柿’组培苗,利用DMACA染色及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DkLAR瞬时沉默导致两个柿品种组培苗叶片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DkLAR在柿原花青素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中国甜柿可溶性单宁累积持续到果实发育后期。在花后20-25周(WAF),其可溶性单宁含量迅速降低并完成自然脱涩过程,且不溶性单宁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15-25 WAF)快速上升,表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可能涉及可溶性单宁的凝固。非完全甜柿果实直至成熟期其可溶性单宁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日本甜柿在果实早期(10 WAF前)停止可溶性单宁的累积,并通过“稀释效应”完成自然脱涩过程。5.从中国甜柿中分离3个ADH基因家族成员(DkADH1、DkADH2和DkADH3)和4个PDC基因家族成员(DkPDC1、DkPDC2、DkPDC3和DkPDC4)。其中DkADH1、DkADH2、DkADH3、DkPDC2和DkPDC3均获得cDNA全长序列,其ORF序列分别为1140 bp、1137 bp、1044 bp、1824 bp和1743 bp。6.ADH和PDC时空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甜柿果实发育后期,即不溶性单宁含量快速上升期间(15-25 WAF),DkADH1、DkPDC1和DkPDC2特异性上调表达;且在种子中ADH和PDC高量表达,尤其是DkADH1、DkPDC1和DkPDC2。这表明DkADH1、DkPDC1和DkPDC2可能与中国甜柿单宁凝固具有密切的关系。7.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和种子乙醇和乙醛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种子中乙醇和乙醛含量均高于果肉。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种子乙醛含量随果实发育不断升高,乙醇含量在果实发育早期较高,而后随果实发育不断降低。尤其在果实发育后期(20-25WAF),中国甜柿种子乙醛含量快速上升,与其不溶性单宁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果肉中乙醇含量均随果实发育而不断降低。中国甜柿和非完全甜柿果肉乙醛含量也随果实发育不断降低,而日本甜柿与之相反。8.采用‘磨盘柿’叶片的瞬时遗传转化试验结果显示,DkADH1和DkPDC2超表达均能显著降低叶片可溶性单宁含量。综上所述,基于农杆菌介导的注射渗透和真空渗透法,本研究建立了柿活体叶片和组培苗的瞬时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认为,中国甜柿自然脱涩主要涉及单宁的“凝固效应”,且DkADH1、DkPDC1和DkPDC2在其自然脱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阐明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特点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选育具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甜柿新种质奠定基因资源和技术基础。
[Abstract]:In this study , two key enzymes genes : alcohol dehydrogenase gene ( ADH ) and pyruvate decarboxylase gene ( PDC ) were isolated from Chinese sweet persimm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kADH1 , DkPDC1 and DkPDC2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tanni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kADH1 , DkPDC1 and DkPDC2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tannin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6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遂权,龚发明;甜柿嫁接应注意的几点[J];江西园艺;2000年03期

2 欧毅;甜柿及其早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西南园艺;2000年02期

3 欧毅,高清华;试论甜柿在重庆市的发展前景[J];西南园艺;2000年04期

4 杨勇;王仁梓;李高潮;;如何选购甜柿苗[J];农家科技;2000年02期

5 范启荣;甜柿品种识别及其栽培适应性[J];中国南方果树;2001年06期

6 王海燕,陈春芳,邓先珍,欧阳绍湘,程军勇,陈慧玲;甜柿培育技术研究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2001年03期

7 赵献玉;提高次郎甜柿坐果率试验初探[J];落叶果树;2001年05期

8 牟水元;甜柿栽培八注意[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年09期

9 杨勇,阮小凤,李高潮,王仁梓;甜柿发展前景及良种介绍[J];西北园艺;2001年05期

10 潘德森,欧阳绍湘,王希群,陈春芳,邓先珍;关于将“罗田甜柿”更名为“中国甜柿”的建议[J];湖北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敏;高华君;;甜柿栽培及发展前景[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罗正荣;谷晓锋;;甜柿2n花粉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剧慧存;齐志红;赵文平;;甜柿引种试验观察初报[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罗正荣;唐仙英;谷晓锋;;甜柿倍性育种新途径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进;欧毅;唐晓华;周贤文;;不同生产类型甜柿冠层和光合特性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山;贺玮;王少敏;高华君;;甜柿优系新次郎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卫东;王文江;刘永居;田进宝;;甜柿休眠芽无菌繁殖系建立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万双;罗正荣;蔡礼鸿;;柿品种鉴定及分类研究进展[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毕绪岱;滕起和;;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引种发展甜柿生产[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罗正荣;张青林;;第三届国际柿学术研讨会总结报告[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柯偕;农民协会撑起甜柿产业大旗[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高文胜;甜柿:虽是小水果 市场潜力大[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7年

3 钟邺;甜柿市场前景广阔[N];江苏科技报;2006年

4 高文胜;甜柿生产前景广阔[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5 王建兰;甜柿优质品种推动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6 山东省果茶站 高文胜;我国甜柿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N];山东科技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竞立;石林县打造甜柿知名品牌[N];云南日报;2006年

8 记者 沈向兴 刘晓颖;保山甜柿香飘海内外[N];云南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陈文玲 李俊英 范云辉;石林350吨甜柿打入国际市场[N];云南日报;2007年

10 陈国孟;仙游产的台湾甜柿受青睐[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关长飞;中国甜柿cDNA-SSAP文库构建及自然脱涩相关基因功能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莫荣利;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相关基因ADH和PDC的分离及功能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燕;中国原产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芳;甜柿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对1-MCP处理的响应机制及电学特性变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裴_,

本文编号:1469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469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