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造型与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8 03:51

  本文关键词: 轮毂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 疲劳试验仿真 有限元 轻量化 出处:《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轮毂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在行驶过程中扮演着承载、转向、驱动和制动等角色,其结构性能不仅关乎到乘坐人员的安全性,还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的稳定性、乘坐的舒适性等。随着私家车市场的膨胀,更多的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因此,集款式多样、美观大方、质量轻、疲劳强度高、工作耐久、安全舒适等诸多特点于一身的铝合金轮毂正成为汽车轮毂最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及铝合金轮毂在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中国在铝合金轮毂行业中创造自己的品牌,吸引本土消费者同时又能让自己的设计走向国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运用工业设计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技术,把功能与美学结合到轮毂的设计中,通过对汽车轮毂造型设计及结构轻量化设计,探索轮毂的造型与轻量化一体化设计的现代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工业设计概念及方法在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利用有限元技术完成兼具外观创意的轮毂结构轻量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2、运用工业设计美学,人机工程学等造型设计知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寻找最具有特色的部分,简化和提炼其形并将其运用到轮毂造型设计中,研究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轿车车轮轮毂外观造型。总结轮毂造型本土化设计的方法。 3、针对造型设计得到的轮毂结构形式,运用UG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轮毂的疲劳试验原理,通过UG的结构分析模块研究径向载荷和试验弯矩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以及车轮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找出应力集中区域,验证所设计的轮毂结构的安全性。针对分析结果,进行造型调整、分析设计,总结设计方法。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工业美学对车轮进行造型设计,结合有限元原理进行车轮结构优化,采用多方案结构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车轮结构优化,探索造型与结构轻量化的一体化设计思想和方法,解决了美观与承载能力、轻量化的矛盾,可为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本土特色的车轮产品,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Abstract]:Wheel hub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ehicle driving system, which plays the role of bearing, steering, driving and braking in the driving process. Its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private car market, more consumers pursue individualization. Therefore, the collection of various styles, beautiful and generous, light quality, high fatigue strength. The aluminum alloy wheel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durability, safety and comfort, are becoming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utomobile wheels, while the r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luminum alloy wheels. For China in the aluminum alloy wheel industry to create their own brand. Attracting local consumers at the same time can make their own design to provide a good opportunity to international. This paper uses industrial design theory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chnology to combine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into the hub design. Through the design of automobile hub modeling and structural lightweight desig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dern design method of integrated design of wheel hub modeling and lightweight design.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concept and method in automobile hub modeling design is studied, and the idea and method of using finite element technology to accomplish lightweight design of hub structure with both appearance and creativity are put forward. 2.Use the knowledge of industrial design aesthetics, ergonomics and other modeling design, stud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ind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part, simplify and refine its shape and apply it to the hub modeling desig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earance modeling of car wheel hub with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 of localization design of wheel hub modeling. 3. Aiming a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the wheel hub,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G software, and the fatigue test principle of the wheel hub i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radial load and test bending moment on the strength of wheel 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strain of wheel structure are studied by UG structural analysis module,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rea is found out. The safety of the designed hub structure is ver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modeling adjust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design method is summarized. To sum up, this paper uses industrial aesthetics to shape the wheel, combines the finite element principle to optimize the wheel structure,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lti-scheme structure to optimize the wheel structur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modeling and structure lightweight,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beauty and carrying capacity, lightweight, can be used to design wheel product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tho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U463.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道春;;铝合金轮毂奔向汽车的未来[J];有色金属加工;2010年02期

2 陈荣 ,蒋国璋;基于Pro/E的汽车轮毂模具设计[J];模具制造;2004年09期

3 赖华清;范宏训;;汽车铝合金轮毂的成形工艺[J];金属成形工艺;2002年06期

4 陈荣,蒋国璋;基于Pro/E的汽车轮毂模具设计[J];机械制造;2004年03期

5 张大泉 ,姚晓红;CA1091型汽车轮毂渗油解析[J];汽车运用;2003年06期

6 刘明利,谢晋,于革刚,张书立,鲁永长,张培君,王绍江;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在线无损检测[J];无损探伤;2000年02期

7 刘兆峰,邓林伟;汽车轮毂A356.2铝合金标样研制[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7年02期

8 宋春强;;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J];铝加工;2006年05期

9 朱珠;;长城汽车轮毂清洗剂的性能考察[J];石油商技;2011年04期

10 关跃奇 ,陈蓉玲;Pro/E在汽车轮毂压铸模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及其后置处理技术[J];模具制造;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冬颖;潘德江;;铝合金汽车轮毂的发展及应用前景[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立明;曾小勤;朱燕萍;王渠东;丁文江;;一种新型镁合金的开发及其应用[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金凤;李茂森;;高温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的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油料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专辑[C];2002年

4 曾礼;胡长新;;铸造凝固模拟技术在铝合金轮毂重力铸造中的应用[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鸿武;李昌海;;高强韧铝合金轮毂的轻量化铸旋新工艺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曾聪;龙思远;陶军;刘波;;汽车镁轮毂服役状态分析与结构设计[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尚军军;杨庆生;;电动汽车轮毂式驱动电机有限元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苗根;潘建华;;真空镀层与有机涂层的复合及其应用[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北平;赵琳瑜;韩冬;陈志军;;铝合金轮毂旋压成型工艺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化东;胡长清;;印度英雄本田KVH铝合金轮毂充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A];2008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燕;汽车轮毂放飞梦想[N];太行日报;2010年

2 记者 谭彦斌 通讯员 邓志昆;柳产铝合金轮毂面世[N];柳州日报;2010年

3 冬博;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4 张艳蕊 何 琳;三次创新冒险造就世界一流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张新民;铝合金轮毂行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6 通讯员 赵妍 本报记者 徐红卫;江苏灌云以工业经济提速增效[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记者 莫瑞宁;建成后年产值超10亿元[N];西安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邓娴;加快绿色铸造的步伐[N];安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张陆龙 通讯员 陈益 张君南;万丰奥威联合有关机构继续抗辩[N];绍兴日报;2010年

10 曹伍;小小铝轮毂 转出大乾坤[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立;基于过程集成技术的铝合金轮毂疲劳寿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陈继刚;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3 陈树林;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研究与试验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淑贤;汽车轮毂造型与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2 杨磊;镁合金汽车轮毂的轻量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宏禹;汽车轮毂造型与结构设计一体化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明明;铝合金汽车轮毂结构设计及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余v

本文编号:1469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469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