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5 08:28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保护 切入点:技术创新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技术创新成为影响一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制度因素,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发展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对我国的自主创新带来严峻挑战。相关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意味着在最优知识产权水平临界值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水平;而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超过临界值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反而会降低自主创新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加知识存量,促进技术成果合作和交流,然而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成为技术创新的障碍,阻碍技术创新活动,一定程度上形成市场垄断。目前,国内鲜有文献从实证角度系统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鉴于此,结合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实际情况,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各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产业分析视角,选择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系统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一核心主题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中,重点阐释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之间倒“U”型关系的作用机理,通过基于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分析技术创新对于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础作用,从不同角度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深远影响;总结出技术创新活动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相互作用模式。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将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技术创新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和因变量,引入知识产权保护指数的平方项,并综合考虑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行业地位等其他影响因素,控制各变量之间内生性问题,采用截面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利用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样本1999年-200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2)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在技术先进地区,过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已经凸显,而在技术落后地区,这种非线性关系表现得不明显;(3)医药制造业市场地位及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东部中部地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但对西部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4)贸易开放度对区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作用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有限,可能给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带来负面影响;(5)政府资金在医药制造业研发活动中的支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affecting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factor affec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has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active stage, which brings severe challenges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Related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verted "U" 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means that under the critical value of optim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vel,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an promote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When 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exceeds the critical value,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will reduce the incentive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While the main objectiv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regimes is to increase the stock of knowledge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xces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may become an obstacl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nd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ormation of market monopoly.At present, few domestic literatures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view of this, it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to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in China.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alysis, this paper choose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re theme of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mechanism of the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explained,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action mode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In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quare ter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dex,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explanatory variable and dependent variable, and considers comprehensivel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industry status, to control the endogenous problem between variables, using cross-sectional weighted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using the eastern, central,The relevant panel data of three regional samples from 1999 to 2009 examined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1)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 2) there is a nonlinear "U"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areas.Too stro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has been highlighted as a deterrent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le in technologically backward areas,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not obvious. 3) the promotion of the market position and profitability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conducive to raising the level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However,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not obvious. (4) the degree of trade openness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regional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limited.It ma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5) the fun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government funds' suppor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R & D activities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04;F426.72;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赖迪辉;技术创新网格的动因与治理以及熵的评价尺度[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文燕;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丽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5 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陈家宏;论依法促进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1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71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