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研究
本文选题:开放式创新 + 价值网络 ; 参考:《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开发外部的创意、技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或者利用内部创新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创新范式。价值网络是以客户价值作为战略出发点,由核心企业与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等主体协调合作形成的价值创造、分配和转移的竞合关系及其网络结构。基于价值网络的开放式创新是指核心企业建立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或互补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开放性网络系统,运用知识活动流程及动态能力来管理技术、知识和创意等创新资源向内或向外的有效流动,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水平、创造顾客价值及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范式。随着研发风险增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等市场制度因素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创新建立在诸如价值网络的网络组织形式上,也引发学术界研究开放式创新的动因、特征、运行机制和绩效等方面的兴趣,其中关于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是该领域最多且最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基于价值网络这一特定网络形式的新视角,梳理和识别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从价值网络的“点—边—网”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企业节点特征、联盟联结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开放式创新理论、价值网络理论及其两者的关系进行回顾。主要从资源、关系和网络维度对开放式创新的运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本文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其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价值网络结构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分别提出了价值网络的企业层面、联盟层面和网络层面的结构特征与开放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的研究命题。再次,本文对价值网络结构特征与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就检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管理启示。研究认为,在企业层面,企业的资源禀赋度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最优水平,过度的资源禀赋弊大于利;企业的位势优越性与开放式创新效益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联盟层面,联结广度和联结强度对于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也存在两面性。在网络层面,网络密集性制约着价值网络的创新潜力,但过高的或过低的网络密集程度都不利于价值网络的开放式创新;但较高的网络稳定性有利于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持续获取,降低了合作风险,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Abstract]:Open innovation refers to the innovation paradigm in which an enterprise exploits innovative resources such as external creativity,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or makes use of internal innovative resources to maximize its value. Value network is a competing relationship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value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nsfer, which is based on customer value as a strategic starting point, and is formed by cooperation between core enterprises and clients, suppliers, competitors and so on. Open innovation based on value network refers to the core enterprise to establish an open network system with customers, suppliers, competitors or complementary stakeholders, using knowledge activity processes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to manage technology. The effective flow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such as knowledge and creativity,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create customer value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the increase of R & D risk, the shortening of product life cycle, globa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market institutions such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venture capital,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ase their innovation on the network organization form such as value network. It also arouses interest in the mo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of open innovation, among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new angle of view of value network as a specific network form, this paper combs and identif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s mechanism of open innov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 nod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int-side-net" of value network.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connection and network structure on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pen innovation theory, value network theo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erational structure of ope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s,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paper.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enterprise level of value network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iance and network and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inversely U-shaped. Thirdl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iscusses the test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management enlightenment. At the enterprise level,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endowment on ope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optimal, excessive resource endowment is more harmful than go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tential superiority and open innovation benefit is inversely U-shaped. At the level of alliance, the influence of breadth and intensity of connection on open innovation also has two sides. At the network level, network denseness restricts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value network, but too high or too low is not conducive to open innovation of value network. However, higher network stability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acquisi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reduce the risk of cooperat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江旭;高山行;;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2 潘雄锋;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创新绩效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5年02期
3 赵付民,邹珊刚;区域创新环境及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07期
4 吕淑丽;;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07年05期
5 张永胜;刘新梅;王海珍;;研发/市场职能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6 窦红宾;;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年03期
7 王龙伟;任胜钢;谢恩;;合作研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治理机制的调节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8 朱晓莉;;苏浙沪皖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异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6期
9 李霞;宋维维;郭要梅;谢笋梅;;领先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4期
10 任胜钢;宋迎春;王龙伟;曹裕;;基于企业内外部网络视角的创新绩效多因素影响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龙;刘智跃;;产学研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文平;单海燕;;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灰生成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何郁冰;陈劲;;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学习机制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常涛;杨榴晶;;促进创新绩效的网络组织治理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彭新敏;吴丽娟;王琳;;权变视角下企业网络位置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炎;刘忠师;;联盟中企业位置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化学药品行业联盟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关系强度和结构对等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邵云飞;李巍;;全员创新中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枫韵;陈国宏;蔡猷花;;产业集群网络、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粤科宣;粤企创新绩效 全国名列前茅[N];南方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波;构建长效机制 创新绩效管理[N];广西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曹树华 颜俊杰;滨海创新绩效数第一[N];江苏法制报;2011年
4 邓颖;兰尖铁矿创新绩效考核机制[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陈建章;宁波入选五十强[N];宁波日报;2008年
6 青海销售公司;创新绩效管理[N];中国石油报;2010年
7 安妮 志强;昆山 推行电子评估 创新绩效管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记者 陈江 实习生 陈燕玲 通讯员 伍美新;南宁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五十强”和2007“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N];广西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林世雄 潘贤强 阮锡桂 蓝旭;创新绩效 锻造政府品牌[N];福建日报;2004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杨虎涛;研发投入多不等于创新绩效好[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芬;产学合作推动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周希炯;知识管理中知识转换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郭波;面向产品方案设计的个体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赵淳宇;市场影响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群祥;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创新心智模式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12年
7 吴月瑞;企业合法化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万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员工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王西;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陶颜;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过程机理与创新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志杨;政府支持行为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服务性中介机构的作用[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文智;河北省科技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江慧芳;零售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李建邦;产学研合作效果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关系[D];山西大学;2010年
5 赵斌强;组织创新气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敏敏;组织学习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1年
7 郑林英;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贞;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及关系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凯广;知识共享、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刘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0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84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