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水力式升船机异形突扩体设计

发布时间:2019-09-17 09:11
【摘要】:景洪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采用的水力式升船机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突扩体作为水力式升船机输水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改善流道内部水流的流态、提高输水效率的作用。突扩体为一大容积空腔体形,属于异形结构,工况复杂,为此,内外均设梁系以承担水压。采用有限元法对突扩体进行工作状态和水压试验状态的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突扩体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图文】:

升船机,输水系统


水运工程2017年容积空腔体形,,尺寸为11.5m×4.9m×3.3m(长×宽×高),进口端钢管为3根鐖1600mm钢管,出口端为1根鐖2500mm钢管。输水系统水流通过主阀辅阀后在突扩体内进行充分的掺混和消能,改善阀后廊道水流流态,减小充水阀门段阀门及管道振动,提高输水效率。图1升船机输水系统充水阀室原方案布置岔管,岔管进口端钢管为3根鐖1600mm钢管,出口端为1根鐖2500mm钢管,在建成后调试过程中出现闸室段噪声大的现象。针对阀门振动问题提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受充水阀室空间限制,充水阀门段布置局促,阀后水流受岔管弯管影响明显,压力脉动剧烈,在岔管内形成螺旋转状水流,水流末梢在叉管汇合区往返摆动,流态极不稳定。“螺旋流”是引起原型充水阀门段管道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劝阀门后突扩体+掺气”改造方案,即阀门后布置突扩体结构,为阀后水流营造较大的缓冲区,并在阀前设置掺气装置来减免空化。对“阀门后突扩体+掺气”方案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阀后空腔体水流消能充分,但流态依然紊乱,易造成其结构不稳定。同时考虑到充水阀门下游连接竖井,且输水廊道多弯道,采用掺气减免空化,掺入的气体如果随水流进入竖井,易造成竖井水面波动,影响升船机平衡重平稳,进而影响升船机安全稳定运行。为减小不利水流条件对充水阀门段及升船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对突扩体进行了优化研究[1]。优化体形A:如图2所示,在突扩体与主管道连接处的上方设置11.5m×1.0m×1.3m(长×宽×高)的集气槽;突扩体顶部各边以1∶10的顶渐扩方式与集气槽相连接,集气槽顶部设置3根直径0.3m的排气管。优化体形B:如图3所示,在突扩体与主管道连接处的上方设置11.5m×1.0m×1.3m(长×宽

突扩,体形,集气槽


布置突扩体结构,为阀后水流营造较大的缓冲区,并在阀前设置掺气装置来减免空化。对“阀门后突扩体+掺气”方案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阀后空腔体水流消能充分,但流态依然紊乱,易造成其结构不稳定。同时考虑到充水阀门下游连接竖井,且输水廊道多弯道,采用掺气减免空化,掺入的气体如果随水流进入竖井,易造成竖井水面波动,影响升船机平衡重平稳,进而影响升船机安全稳定运行。为减小不利水流条件对充水阀门段及升船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对突扩体进行了优化研究[1]。优化体形A:如图2所示,在突扩体与主管道连接处的上方设置11.5m×1.0m×1.3m(长×宽×高)的集气槽;突扩体顶部各边以1∶10的顶渐扩方式与集气槽相连接,集气槽顶部设置3根直径0.3m的排气管。优化体形B:如图3所示,在突扩体与主管道连接处的上方设置11.5m×1.0m×1.3m(长×宽×高)的集气槽;突扩体顶部各边以1∶5的顶渐扩方式与集气槽相连接,集气槽顶部设置3根直径0.3m的排气管。图2突扩体顶渐扩1∶10体形图3突扩体顶渐扩1∶5体形·32·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6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世钟;三峡升船机不宜缓建[J];中国水运;2001年10期

2 孙精石,周华兴,赵德志,李金合;关于升船机的调查研究[J];水道港口;2001年03期

3 ;世界上第一台旋转升船机[J];水利科技;2001年S1期

4 骆世钟;升船机是航运和发电的共同需要[J];水运管理;2001年10期

5 ;信息博览[J];江苏水利;2001年06期

6 谢兵兵,王晨,肖威;升船机主提升电力拖动系统研究与设计(二)[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08期

7 王仁龙;桂林市木龙湖升船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0期

8 张伯艳,刘云贺,刘克平,李德玉;向家坝升船机的抗震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4期

9 廖乐康,于庆奎,黄发涛;清江隔河岩升船机主提升机安全制动系统设计[J];人民长江;2004年04期

10 ;三峡升船机进入设计优化阶段[J];起重运输机械;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杰;唐澍;;三峡升船机运动仿真与可视化模拟[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庆奎;;液压技术在现代升船机工程上的应用[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于庆奎;方晓敏;;隔河岩升船机船厢对接锁锭装置设计研究[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4 孙小明;;升船机卷扬提升系统中减速器齿侧间隙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宋一乐;李正农;孟吉复;龚义斌;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李正农;宋一乐;龚义斌;孟吉复;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抗震可靠度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7 宫必宁;;景洪水电站升船机塔楼结构动力分析[A];华东五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8 田力;黄应军;;三峡工程升船机高边坡预锚施工与监测成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任宝良;;三峡升船机风环境与表面风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10 张树君;;水口升船机主提升拖动系统直流调速控制技术浅析[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勇峰;三峡工程升船机定型[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武博;国内最大升船机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彭华欣;三峡升船机模型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7年

4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新中;三峡升船机设计通过审查[N];湖北日报;2007年

5 刘敏邋金锋;三峡升船机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记者 小明邋杨麟 通讯员 刘敏 金锋;三峡升船机开工建设[N];湖北日报;2007年

7 杨慎勤;19.8亿投资蠕动 三峡升船机还须怀胎6年[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杨慎勤;三峡升船机告别“冬眠”[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郭铁军 彭业华;三峡升船机主体工程在宜昌签约兴建[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小明邋特约记者 陈鉴;葛洲坝承建世界最大升船机工程[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钮新强;三峡升船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高建勇;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武滢;大型升船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建模[D];东北大学;2012年

4 李海涛;三峡升船机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涂建维;MR阻尼器的研究及其在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上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三峡升船机传动系统虚拟样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红兵;升船机主拖动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周耀;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智能控制及螺栓节点刚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郑朝印;升船机监控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陈莉;升船机结构振动逻辑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邓小山;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志勇;全平衡重垂直升船机特殊情况的动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震;垂直升船机船舶进出船厢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慧;三峡升船机船舶安全检测及预警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10 曾非凡;三峡升船机与船闸联合调度闸室编排算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36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536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