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0:27
【摘要】:当今世界,资源经济模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知识经济的时代己经到来。我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科技成果数量大幅上涨,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可喜成绩。然而,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大量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创新价值链上中下游存在明显的割裂,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新型研发机构在此背景下顺势而生,它们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模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旨在建立科技与经济之间的桥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成为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力量,那么新型研发机构是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呢?现行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从内容上看,多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影响因素的笼统概括,理论性不足;方法上主要是通过案例研究进行静态比较,系统性、动态性不强;研究结果多是针对发展现状的宏观建议,针对性弱。基于此,本文以创新价值链为视角,凝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环节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并仿真,得出其运作机理以及提升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界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通过文献梳理,在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加以阐述;(2)剖析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静态过程。以创新价值链为视角,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实际情况,凝练出普适性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并梳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因素;(3)探究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机理。明确主要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因果图、系统存量流量图、结构方程等,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得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运作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分为成果研制、成果试验以及成果应用三个环节,全过程包含初始投入、中间投入、中间产出与最终成果,涉及多主体、多因素,呈价值增值态势。第二,新型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上游带动中游、中游带动下游,打通创新价值链的演进过程,是突破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有效组织形式。第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降低中试成果的失败率能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作用效果不同,由此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
【图文】:

技术路线图,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价值链


6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1-1 Technical Road Map1.4 创新点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主要创新点有:(1)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模型。将创新价值链视角应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将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分

模型图,创新价值链,模型,价值链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价值链由波特0提出,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竞争优势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论的核心是系统工程中的“链科学”,指企业通过一系列不同但又相互关联行价值增值,价值链是所有价值活动的总和。创新价值链结合了技术创新理论与价值链理论,同时吸收了产业链、技术链的相关概念。创新价值链(Innovation Value Chain)的概念最早由 H.E. Mr.kitti(2003)提出,他在 APEC 生命科学论坛中将从研发到生产、销售,直康服务的整个过程定义为生命科学创新价值链0。进一步的,创新价值链由 Hirkinshaw(2007)首次较为系统的提出,将创新过程进行分解为创意的产生转换和创意的传播三个阶段,并在三个阶段中选取六个临界点,,从创意的内入、创意的筛选直到创意的扩散,很好地解释了创新过程的内在关联(如图)0。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泰州申视塑料有限公司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J];泰州科技;2009年04期

2 杨平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富民强市步伐[J];安庆科技;2002年03期

3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J];汕头科技;2017年02期

4 ;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主任乔东赴上海科技成果促进会考察学习[J];榆林科技;2017年03期

5 ;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J];汕头科技;2017年01期

6 汝绪伟;李海波;;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管理——以山东省示范区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23期

7 周华东;;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中国;2018年12期

8 田聪华;苗红萍;赵婷;沈鸿;韩晓琳;吐尔逊;;新疆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11期

9 吴寿仁;;科技成果转化若干热点问题解析(二十)——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需要观念创新[J];科技中国;2019年01期

10 于佳佳;邹漩;韩衍青;陆红娟;;江苏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小梅;杨志坚;郭阳明;刘丽华;孙毓俏;樊丽;刘垒垒;贾颖;张艳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构筑协同创新生态圈[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首届)上卷[C];2017年

2 周莎;詹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A];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6年

3 闫思晨;;我国重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多元协同体系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论文集[C];2016年

4 任维哲;刘益萌;王艳格;;新常态背景下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探究[A];《资本论》研究第11卷论文集[C];2015年

5 朱文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面临的若干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徐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及误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高丽娜;刘翠翠;何斌;;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探讨[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善虎;侯家胤;;加快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俊青;许益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问题刍议[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先甲;;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政府激励作用[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改荣;体制活了,科技成果转化快了吗?[N];新乡日报;2019年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江海河 高昌庆 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 马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的问题与症结[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赵改荣;力争更多项目和科技成果签约[N];新乡日报;2019年

4 首席记者 张安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莞实现转化[N];东莞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倪思洁 整理;科技成果需要“三级跳”[N];中国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石泽丰;前三季度我市登记科技成果485项[N];池州日报;2019年

7 ;我市加速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N];定州日报;2019年

8 记者 张华桥;寻找科技成果转化新思路[N];东莞日报;2019年

9 孔进 赵云亮;山东加大授权力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松绑”[N];中国财经报;2019年

10 通讯员 王冬梅;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获5项科技成果[N];大理日报(汉);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锋;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葛章志;权利流动视角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黄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王辉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赵丽霞;促进内蒙古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7 施湘锟;海水养殖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刘家树;基于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凝;H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李润宜;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3 杨亚丽;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代赓;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作用过程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5 李银平;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王俊霞;科技成果转化视域下创新质量的提升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7 于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探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8 翟冠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9 赵欣;新时代上海市属医院知识产权转化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10 平霰;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20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620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