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工业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20:59
【摘要】: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进口贸易一直被视为国际研发成果的溢出渠道,对提升进口国技术水平发挥显著作用。基于发达国家科研投入大、研发成果多的事实,我国在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进口渠道吸收国外技术是符合基本国情的明智之举。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进口总量研究,专门针对航空工业品进口的研究还很有限。我国是航空工业品进口大国,而航空工业品本身具备资金技术密集、附加值大等特征,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溢出潜力。这其中的技术溢出路径有哪些?是否存在技术溢出影响因素?诸多因素又会有怎样的影响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基于相关理论,,本文探讨了航空工业品进口的技术溢出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其中传导路径包括中间品引进、竞争与优化资源配置、示范与学习、反向工程与博采众长等,影响因素有人力资本存量、国内研发投入强度、产业集中度、相对技术差距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至于定量检验,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法,利用修正的CH模型构建进口的技术溢出模型,检验表明航空工业品进口贸易对于促进航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进一步增长均发挥积极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4917、0.0841与0.5824。继而将诸多因素引入模型,分别检验各因素对于航空工业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影响效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诸多因素现存条件,充分发挥航空工业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为航空工业自主创新力的增强储备技术,也为加快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做贡献,更为实现航空事业腾飞“添砖加瓦”。
【图文】:
航空工业进口的技术溢出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5;F752.61
本文编号:2621256
【图文】:
航空工业进口的技术溢出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5;F752.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国兵;刘佳;;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2 邓海滨;廖进中;;中国进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3 喻美辞;喻春娇;;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4 郭励弘;中国航空工业:需要以整合取代拆分[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50期
5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6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7 汪本强;江可申;;中国航空工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8 刘磊;邓环;;我国军事工业的技术溢出研究——以航空航天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4期
9 宋刚;唐蔷;陈锐;纪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02期
10 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621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62125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