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06:56
   国际海底区域内海洋遗传资源的发现,使人们改变以往狭隘的观念,打开探索海洋基因宝库的大门,开辟资源争夺的新领域。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洋遗传资源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新型海洋战略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科研价值及生态价值。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给海洋遗传资源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亟需在一定的国际法律框架下解决新型资源带来的现实困境。确立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是处理海洋遗传资源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世界各国基于本国立场,以自身利益为重,提出截然相反的主张。海洋科学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认为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归属于“公海自由”制度;G77国的立场完全相反,认为应当适用“区域”制度即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欧盟建议暂时搁置海洋遗传资源法律地位的讨论,从注重实效的角度出发,提议通过制定新执行协定来解决更为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问题。通过明确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重要性,讨论确立其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在准确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有关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法律地位规定的前提下,比较“公海自由”制度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结合其他各国的不同主张,分析三种制度适用的可行性。审视中国针对这一问题的立场,提出积极参与确立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法律地位的对策。中国应当支持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法律属性,提升对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研究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法律规则的制定,以获得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促进国际法律机制的完善,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义炜;;陆海复合型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8年02期

2 张湘兰;李洁;;国家管辖外海域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机制的构建——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7年04期

3 李晓静;;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定义及其法律地位探析[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7年02期

4 薛桂芳;徐向欣;;国际海底管理局适应性管理办法的推行及中国的应对[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7年02期

5 郑苗壮;刘岩;裘婉飞;;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焦点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李洁;张湘兰;;国家管辖外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法规范的完善[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6年02期

7 张善宝;;浅析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开发制度的构建[J];太平洋学报;2016年03期

8 任秋娟;马风成;;国际海底区域基因资源生物采探中的生态安全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4年09期

9 秦天宝;;生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多元路径[J];江汉论坛;2014年06期

10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靖;全球遗传资源多边惠益分享机制模式与中国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张善宝;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的法律规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家栋;国际海底区域遗传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5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2825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