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重复诉讼的识别
发布时间:2021-02-06 18:11
文章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重复诉讼的危害,指出禁止重复诉讼的目的是防止重复立案、重复审判、矛盾判决,通过三个知识产权案例探讨了我国重复诉讼识别标准所面临的问题。正文部分探讨了重复诉讼的概念以及如何识别“诉讼标的相同”、“当事人相同”、“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相反”,并对我国重复诉讼的识别标准做了整体探讨。一是通过梳理“一事不再理”概念的流变历程,探讨了重复诉讼的概念,并结合我国《民诉法解释》第247条的规定,指出中国法语境下重复诉讼包括诉讼系属中更行起诉和既判力生效后的重复诉讼两种情形,同时指出运用诉的要素理解重复诉讼问题。二是针对“诉讼标的相同”的识别。文章指出在实务中对于诉讼标的的认定不一致,但法院有将诉讼标的解释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倾向,作者对这种倾向性观点予以探讨,并指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的学说实质上就是旧说。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法语境下的诉讼标的的内涵,指出根据旧说,诉讼标的应理解为当事人所主张的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在诉讼标的识别方面,作者主张以具体权利个数作为识别依据,通过争议的法律事实判断诉讼标的是否同一,并着重探讨了持续侵权情形下诉讼标的同...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重复诉讼的概念及识别标准问题
(一) 重复诉讼的概念
(二) 从诉的要素角度理解重复诉讼识别标准
二、“诉讼标的相同”的识别
(一) 诉讼标的的含义
(二) 诉讼标的同一的认定
三、“当事人相同”的识别
(一) 当事人范围的确定
(二) 相同当事人的判断原则
四、“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相反”的识别
(一) 诉讼请求的含义
(二) 部分请求情形下是否构成诉讼请求相同
(三) “诉讼请求实质相反”的识别
(四) 前后诉属于不同种类时的判断方法
结语
(一) 坚持“三同说”的重复诉讼识别标准
(二) 重复诉讼的识别需要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效民事裁判既判力主观范围的解释学分析[J]. 陈晓彤. 当代法学. 2018(03)
[2]论重复起诉中相同当事人的判断[J]. 李雨菡. 南方论刊. 2017(12)
[3]日本诉讼标的理论再认识——一种诉讼法哲学观的转向[J]. 史明洲. 法学论坛. 2017(06)
[4]重复诉讼禁止及其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中的应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与案例群形成[J]. 卜元石. 法学研究. 2017(03)
[5]既判力客观范围之新进展[J]. 严仁群. 中外法学. 2017(02)
[6]“后诉请求否定前诉裁判结果”类型的重复诉讼初探[J]. 袁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1)
[7]大陆法系诉讼系属中重复起诉禁止及经验借鉴[J]. 蒋玮.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6)
[8]诉讼标的理论的新范式——“相对化”与我国民事审判实务[J]. 陈杭平. 法学研究. 2016(04)
[9]论裁判生效后之新事实[J]. 曹云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3)
[10]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J]. 任重. 当代法学. 2016(03)
本文编号:302087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重复诉讼的概念及识别标准问题
(一) 重复诉讼的概念
(二) 从诉的要素角度理解重复诉讼识别标准
二、“诉讼标的相同”的识别
(一) 诉讼标的的含义
(二) 诉讼标的同一的认定
三、“当事人相同”的识别
(一) 当事人范围的确定
(二) 相同当事人的判断原则
四、“诉讼请求相同或实质相反”的识别
(一) 诉讼请求的含义
(二) 部分请求情形下是否构成诉讼请求相同
(三) “诉讼请求实质相反”的识别
(四) 前后诉属于不同种类时的判断方法
结语
(一) 坚持“三同说”的重复诉讼识别标准
(二) 重复诉讼的识别需要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效民事裁判既判力主观范围的解释学分析[J]. 陈晓彤. 当代法学. 2018(03)
[2]论重复起诉中相同当事人的判断[J]. 李雨菡. 南方论刊. 2017(12)
[3]日本诉讼标的理论再认识——一种诉讼法哲学观的转向[J]. 史明洲. 法学论坛. 2017(06)
[4]重复诉讼禁止及其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中的应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与案例群形成[J]. 卜元石. 法学研究. 2017(03)
[5]既判力客观范围之新进展[J]. 严仁群. 中外法学. 2017(02)
[6]“后诉请求否定前诉裁判结果”类型的重复诉讼初探[J]. 袁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1)
[7]大陆法系诉讼系属中重复起诉禁止及经验借鉴[J]. 蒋玮.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6)
[8]诉讼标的理论的新范式——“相对化”与我国民事审判实务[J]. 陈杭平. 法学研究. 2016(04)
[9]论裁判生效后之新事实[J]. 曹云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3)
[10]论中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共识[J]. 任重. 当代法学. 2016(03)
本文编号:302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2087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