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6 02:2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我国知识产权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面临"有效供给量偏低"的现实困境。高校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打破传统的法学专业培养模式,以深化"产教融合理念"为根本,以知识产权交叉学科为基础,以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行业、依托企业,培养具有知识产权法律、专业技术、知识产权管理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9,32(1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定位的偏差
2.2 生源结构与培养需求的错位
2.3 师资力量的结构性失衡
3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
3.1 “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培养理念
3.2 法律、科技与管理知识综合的课程设计
3.3 “学院与企业界”双向参与的教学方法
3.4 打造“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培养特色
3.5 建设“专家型”联合培养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掣肘与供给不足:中国知识产权学科向何处去[J]. 朱雪忠,杨静. 知识产权. 2018(10)
[2]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沿革回顾与发展建言[J]. 陶鑫良,张冬梅.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04)
[3]我国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沿革与建言[J]. 张冬梅,陶鑫良.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4]我国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 王莲峰,戴彬.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5]关于理工背景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 詹映.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6]创新知识产权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实习规划探讨[J]. 黄汇,冯俊伟.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5(02)
[7]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郑辉,苗培. 知识产权. 2012(11)
[8]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为例[J]. 谢惠加.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1)
本文编号:3019991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9,32(1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2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产权管理教育定位的偏差
2.2 生源结构与培养需求的错位
2.3 师资力量的结构性失衡
3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
3.1 “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培养理念
3.2 法律、科技与管理知识综合的课程设计
3.3 “学院与企业界”双向参与的教学方法
3.4 打造“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培养特色
3.5 建设“专家型”联合培养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掣肘与供给不足:中国知识产权学科向何处去[J]. 朱雪忠,杨静. 知识产权. 2018(10)
[2]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沿革回顾与发展建言[J]. 陶鑫良,张冬梅.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04)
[3]我国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沿革与建言[J]. 张冬梅,陶鑫良.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4]我国理工背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 王莲峰,戴彬.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5]关于理工背景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 詹映.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8(02)
[6]创新知识产权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实习规划探讨[J]. 黄汇,冯俊伟.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5(02)
[7]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郑辉,苗培. 知识产权. 2012(11)
[8]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为例[J]. 谢惠加.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1)
本文编号:3019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1999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