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17:28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力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家和地区发展潜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创新活动,大力扶持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高新技术其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需要采取及时高效的措施,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引导、鼓励和保障功能,来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辽宁“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实施公共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新技术产业
        2.1.2 公共政策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市场失灵理论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的基本情况
    3.1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
        3.1.1 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3.2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
        3.2.1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
        3.2.2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3.2.3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3.2.4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
        3.2.5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政策
4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4.2 评价指标的的初步选定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
        4.3.1 专家筛选
        4.3.2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5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
    5.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确立评价因素集
        5.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5.3.3 本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5.3.4 确立权重集
        5.3.5 确立评判集
        5.3.6 模糊综合评价
    5.4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5.4.1 调查方法的选择
        5.4.2 建立评价矩阵
        5.4.3 评价过程
        5.4.4 评价结果分析
    5.5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5.1 财政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5.5.2 税收优惠体系不够完善
        5.5.3 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不够
        5.5.4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5.5.5 产业政策协调力度不够
        5.5.6 高层次人才短缺
6 提高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
    6.1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6.1.1 加大研究与开发财政补贴力度
        6.1.2 完善科技投入管理体制
    6.2 构建税收政策支撑体系
        6.2.1 增强税收优惠的多元化
        6.2.2 加强对科技人才所得税的优惠
    6.3 加强金融服务的支持
        6.3.1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6.3.2 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6.4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6.4.1 积极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
        6.4.2 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
    6.5 加大产业政策的协调力度
        6.5.1 促进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协调
        6.5.2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组织协调
    6.6 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执行
        6.6.1 强化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6.6.2 建立人才引进和信息交流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如何完善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J]. 陈静.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10)
[2]高新技术创新的文化路径及政策选择[J]. 高建明,贺景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府作用探究[J]. 王国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4]促进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王曙光,宋佳.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激励企业R&D支出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J]. 蒋建军,齐建国.  中国软科学. 2007(08)
[6]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J]. 李庆钧.  理论探讨. 2007(02)
[7]国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及其借鉴[J]. 梁燕君.  科技与经济. 2007(01)
[8]对高新技术产业定义的理解[J]. 胡艳,吴新国.  技术经济. 2001(03)
[9]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中“政府失灵”的表现[J]. 陈昭锋,徐国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03)
[1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时代的趋势[J]. 方淑芬,尹金华.  决策借鉴. 1990(04)

博士论文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同斌.东北财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沈阳市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 张晓彤.东北财经大学 2018
[2]辽宁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姜琳琳.沈阳理工大学 2010
[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研究[D]. 陈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4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