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7:59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在成熟大企业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重视的情况下,我国新创科技型小企业通过“半渐进式”技术创新要在短期内赶上或超过现有成熟大企业而成为市场未来的主导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突破性技术创新无疑是我国新创科技型小企业赶上或超过成熟大企业的战略选择。新创科技型小企业创新人员创新积极性较高,有利于偏离原有的技术轨道开发出全新的技术和产品,或对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功能大幅度提高或成本大幅度降低。然而,由于自身知识积累的有限性,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独自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导致创新成功率较低。新创科技型小企业只有通过内外部知识的广泛获取与整合,才能高效地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因此整个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协同性和集成性。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战略资源,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突破性技术创新需要投入更多的知识资源,通过现有知识的应用和新知识的创造来解决创新瓶颈问题。因此,从知识整合视角研究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意义。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创科技...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素并进行实证分析。(3)规范研究法。利用归纳和演绎的规范研究方法对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改进策略等进行系统分析。1.5.2 技术路线基本理论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 16 -(3)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知识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不同知识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将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最优原理合理搭配、相互融合的过程。知识整合包括来自组织队等知识主体的整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整合,以及原有整合等。(4)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对组织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118]。知识创造主要采纳的观点是 Nona出的 SECI 知识创造模型,如图 2-2 所示。SECI 知识创造模型(Socialization)、外化过程(Externalization)、组合化过程(C化过程(Internalization)实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5)知识应用。知识应用阶段是不同知识主体如何将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中信息可靠性测评研究——以微博为例[J]. 林向义,李秀成,罗洪云. 现代情报. 2016(07)
[2]企业国际研发联盟是否有助于突破性创新?[J]. 高太山,柳卸林. 科研管理. 2016(01)
[3]知识特征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异质性的调节作用[J]. 赵息,李文亮. 科学学研究. 2016(01)
[4]动态能力、即兴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 马鸿佳,宋春华,葛宝山.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11)
[5]组织记忆、即兴能力与战略变革[J]. 韵江,王文敬.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4)
[6]我国3D打印技术“峡谷”成因与跨越研究[J]. 高群,郑家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基于新能源创业企业的实证[J]. 阮国祥,毛荐其,马立强. 中国软科学. 2015(01)
[8]创新开放度对新兴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J]. 曹勇,蒋振宇,孙合林.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1)
[9]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跨学科科研团队知识整合机理研究[J]. 张宝生,张庆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1)
[10]中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困境与对策[J]. 武洁. 经营管理者. 2014(14)
博士论文
[1]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D]. 张蒙.吉林大学 2016
[2]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张在群.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企业集成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整合研究[D]. 林向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 蒋国平.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能力对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 郭立强.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企业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吕晴.中南大学 2012
[3]中小学教师知识网络扩散机制研究[D]. 方丽.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 董朝.天津商业大学 2012
[5]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D]. 刘慧芬.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突破性创新路径研究[D]. 陈幼红.浙江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1164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论文结构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素并进行实证分析。(3)规范研究法。利用归纳和演绎的规范研究方法对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改进策略等进行系统分析。1.5.2 技术路线基本理论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 16 -(3)知识整合。知识整合是知识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不同知识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将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最优原理合理搭配、相互融合的过程。知识整合包括来自组织队等知识主体的整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整合,以及原有整合等。(4)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对组织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118]。知识创造主要采纳的观点是 Nona出的 SECI 知识创造模型,如图 2-2 所示。SECI 知识创造模型(Socialization)、外化过程(Externalization)、组合化过程(C化过程(Internalization)实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5)知识应用。知识应用阶段是不同知识主体如何将知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中信息可靠性测评研究——以微博为例[J]. 林向义,李秀成,罗洪云. 现代情报. 2016(07)
[2]企业国际研发联盟是否有助于突破性创新?[J]. 高太山,柳卸林. 科研管理. 2016(01)
[3]知识特征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异质性的调节作用[J]. 赵息,李文亮. 科学学研究. 2016(01)
[4]动态能力、即兴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 马鸿佳,宋春华,葛宝山.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11)
[5]组织记忆、即兴能力与战略变革[J]. 韵江,王文敬.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4)
[6]我国3D打印技术“峡谷”成因与跨越研究[J]. 高群,郑家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7]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基于新能源创业企业的实证[J]. 阮国祥,毛荐其,马立强. 中国软科学. 2015(01)
[8]创新开放度对新兴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J]. 曹勇,蒋振宇,孙合林.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01)
[9]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跨学科科研团队知识整合机理研究[J]. 张宝生,张庆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21)
[10]中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困境与对策[J]. 武洁. 经营管理者. 2014(14)
博士论文
[1]食品安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D]. 张蒙.吉林大学 2016
[2]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张在群.大连理工大学 2013
[3]企业集成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整合研究[D]. 林向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4]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 蒋国平.南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能力对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D]. 郭立强.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企业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吕晴.中南大学 2012
[3]中小学教师知识网络扩散机制研究[D]. 方丽.浙江师范大学 2012
[4]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D]. 董朝.天津商业大学 2012
[5]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D]. 刘慧芬.上海交通大学 2009
[6]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突破性创新路径研究[D]. 陈幼红.浙江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1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9116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