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寨现象”看禁止盗用原则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从“山寨现象”看禁止盗用原则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禁止盗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 自由模仿 山寨现象 不正当竞争
【摘要】:"山寨现象"的本质是自由模仿行为在权利垄断下的合法性问题。如果模仿行为不侵犯知识产权,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禁止盗用原则是判断其合法性的关键所在。作为自由竞争的例外规则,禁止盗用原则聚焦于竞争关系中的竞争者行为,而非盗用对象是否受知识产权法保护,以维护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禁止盗用原则通过其兜底功能来矫正技术发展等因素导致的传统知识产权法对激励创新保护不足的现象,以协调自由竞争、权利保护和社会利益等。正当的自由竞争划定了禁止盗用原则的边界,而禁止盗用原则也体现了自由模仿的法律限度。我国的相关司法实践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的规定创立了禁止盗用原则。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禁止盗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 自由模仿 山寨现象 不正当竞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项目批准号:07&ZD006)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D922.29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山寨”是2(X)8年的一个关键词,“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搜索引擎”等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思考其合法性问题,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法上的合法性问题。①“谷百虎”或“百谷虎”山寨搜索网站就属于其中之一,,它宣称“百谷虎山寨搜索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的议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3年21期
2 李国政;德国日本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J];工商行政管理;1994年09期
3 谢海燕;论商业混同行为——兼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的不足与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马景顺,郑新建;论商誉侵权行为及其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5年03期
5 徐秉周;;对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展望[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6 张正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应予修改[J];福建法学;2005年02期
7 王记恒;王先林;;论我国竞争法视野下的商业秘密[J];法学论坛;2006年06期
8 袁满;汪金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5期
9 侯岚;;论行政垄断的成因与危害[J];南方论刊;2007年08期
10 李超;;完善我国网络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制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江;;论知识产权滥用的竞争法规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郭铁民;;维护竞争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3 尹显庆;;论知名商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颜湘蓉;;论不正当竞争中的寄生行为[A];入世后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周森保;;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十周年[A];2003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6 朱兴龙;周方召;;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比较——兼论中国的反垄断立法[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学政;;入世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8 李德成;;从搜索埋设行为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9 黄武双;于帮清;;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德成;;域名转让过程中的商业秘密保护[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宋红雨;擅自标注“中国驰名品牌”是否违法?[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魏小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坚实后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工人;《反不正当竞争法》面临“大修”[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山东省胶南市工商局 庄奎太 裴晓平;悬挂他人“守合同,重信用”牌匾该怎样处理[N];中国工商报;2007年
5 姚們;我国竞争法律政策与市场竞争结伴成长[N];法制日报;2008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法学博士 孙颖;反不正当竞争“动态保护”知识产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郑建峰;“携程”被诉不当竞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 赵磊 董小斐;现行法律制度下的商品化权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9 ;《反垄断法》与我国竞争法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吉田庆子;中日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仁富;中国竞争法律体系及其协调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钱宇丹;中小企业营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武晋伟;串通招投标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官晓姝;中国行政垄断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世艳;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商标权益保护[D];吉林大学;2005年
2 欧广远;知识产权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苗淼;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陈鹿林;论商业外观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D];厦门大学;2007年
5 罗旭惠;论作品名称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曾祥辉;商业贿赂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李洁筠;论市场竞争中的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卢岩;商业秘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谭倩漪;论恶意软件的法律规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朱R即
本文编号:597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597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