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专利数据的手机企业专利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国专利数据的手机企业专利策略研究
【摘要】:专利,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产业洗牌”的主要变量,这在手机产业表现尤为明显。本研究,(1)以“在我国市场上有在售手机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简称“手机企业”);(2)通过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建立“手机企业”的“中国专利(简称“专利”)”数据分析(表单)库;(3)分析研究“手机企业”专利生产(申请)的结构特征、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企业分类;(4)依据专利生产水平确定“国内、国外”的“领袖级手机企业”,并进行专利数据的对比分析;(5)通过对选定“重点样本”进行多元指标的专利数据分析,深入呈现手机企业专利竞争态势;(6)依据对手机企业的专利数据分析,就专利相关的“产业洗牌、‘造雷’策略、‘布雷’策略、‘排雷’策略、‘合作’策略”等方面,对国内(本土)手机企业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行业企业层面的专利策略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三:其一,依据专利“地域性”,针对“手机企业”在“中国专利”平台的现实状况、发展变化、竞争地位,给出一种可实际操作的切实可信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二,依据“中国专利”数据分析,对“手机企业”进行“领袖级、重点样本、发明型、外观型、组装型、IPC项、国别”等角度的专利数据对比分析,呈现相应的手机企业特征。其三,依据“中国专利”数据分析,针对国内(本土)手机企业,就专利相关的企业策略方面,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手机企业 中国专利数据 专利分析 专利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63;F2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3 研究主要方法10-11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1-16
- 1.4.1“专利策略”研究现状11-13
- 1.4.2“专利地图”研究现状13-15
- 1.4.3 对手机企业“专利分析”研究现状15-16
- 1.5 本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16-17
- 1.6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7-18
- 第二章 手机企业专利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18-23
- 2.1 研究思路18
- 2.2 专利数据获取工具与方法18-21
- 2.2.1“专利数据”检索来源18-19
- 2.2.2 作为研究对象的“手机企业”选择方法19-20
- 2.2.3 手机企业专利数据检索方式20-21
- 2.3 专利地图分析项的确定21-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基于手机企业数据的总体情况分析23-28
- 3.1 专利数量和类型分析23-24
- 3.2“领袖级手机企业”专利数据分析24-25
- 3.3 手机企业三种类型分析25-27
- 3.4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手机企业“重点样本”专利数据分析28-42
- 4.1“重点样本”手机企业选取标准28-29
- 4.2“重点样本”专利申请量分析29-33
- 4.2.1 专利总量的数据分析29-30
- 4.2.2 专利类型的数据分析30-31
- 4.2.3 历年专利申请数量分析31-33
- 4.3“重点样本”专利成长率分析33-34
- 4.4“重点样本”专利IPC分析34-37
- 4.4.1 IPC部类分布分析34-35
- 4.4.2 IPC大类分布分析35-36
- 4.4.3 IPC小类分布分析36-37
- 4.5“重点样本”发明人分析37-40
- 4.5.1 华为公司的发明人分析37-38
- 4.5.2 联想公司的发明人分析38
- 4.5.3 宇龙通信的发明人分析38-39
- 4.5.4 诺基亚公司的发明人分析39
- 4.5.5 苹果公司的发明人分析39-40
- 4.5.6 谷歌公司的发明人分析40
- 4.6“重点样本”研发能力分析40-41
- 4.7 本章小结41-42
- 第五章 国内手机企业专利策略优化建议42-48
- 5.1 认知专利“产业洗牌”功能,增强专利储备42-43
- 5.2 以华为公司为参照,,优化专利“造雷”管理规范43-44
- 5.3 借鉴国外同行专利策略,优化专利“布雷”能力44-45
- 5.4 强化专利情报分析队伍,优化专利“排雷”能力45-46
- 5.5 借力同业竞争者优势,优化专利“合作”能力46-48
- 第六章 研究展望48-50
- 6.1 研究总结48
- 6.2 研究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1 手机企业名称53-56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56-57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骅;专利策略在企业中的科学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2期
2 马强;如何制订企业专利策略[J];发明与革新;1994年06期
3 毕春丽;李梅;;以专利工具撬动市场格局成常态 我国应熟悉专利策略积极布局[J];世界电信;2012年06期
4 肖志刚;;当前中国的LCD产业专利策略分析[J];现代显示;2007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骅;;专利策略在企业中的科学运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韩雅婷;;仿制药企业专利策略[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3 刘斌强;;从权利要求数量看中外申请人的专利策略[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纪媛媛;运用专利策略助药企争夺本土市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2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王雷;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专利策略”[N];经济日报;2011年
3 辛月亮 耿玉萍;运用专利策略推动中药现代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浙江金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楼双凤;微生物制药企业:从细节入手提高核心竞争力[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滨滨;联盟动机、专利策略与企业创新绩效[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银杏;基于中国专利数据的手机企业专利策略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2 易嘉翔;开放式创新下跨国公司开放专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晔;国内制药企业专利策略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君亮;跨国公司对华专利策略及其应对研究[D];烟台大学;2007年
5 赵云;“国际代工型”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专利策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曲芳;中兴通讯的专利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赵晓宇;药物研发相关的专利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952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5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