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艺术作品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01:06

  本文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实用艺术作品 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


【摘要】:国家版权局2012年3月提出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在草案中增加关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规定,在修改草案提出之前,我国现行法律只保护外国公民的实用艺术作品,对于我国公民的实用艺术作品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没有明确规定,在立法中的模糊性使得司法实践中实用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难以区分。我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应遵循国民待遇基本原则,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进行保护,对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同等对待,赋予本国公民同等保护。由于各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模式不一样,国际条约对此只进行法律保护,至于采取何种保护模式,由各成员国在其国内法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采取何种保护模式进行探讨,这是笔者选题的主要目的。本论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制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实用艺术作品的基本法律问题,为下文探讨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模式进行铺垫,通过分析实用艺术作品和边缘概念的区别,明确实用艺术作品的独创艺术性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特点。此外,说明了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价值意义,来凸显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正当性与急迫性。通过对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及其边缘概念进行辨析,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理论精髓,以使其区别于其他概念,不再混淆,来论证实用艺术作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同时具备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特性,其创作过程也符合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独创性特点,理应给予其著作权法保护。第二章主要从各国国内法来论述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模式并对其进行评析,以期能选择更优的模式来保护我国的实用艺术作品。对各典型国家的保护模式和国际公约的保护规定给予分析,比如对法国的双重保护模式、英国的选择保护模式、美国的“分离特性与独立存在”原则、德国的特别工业版权法、日本单一保护模式这五个典型国家的保护模式进行探究,在这些研究基础上,选择最优模式,之后再结合国际公约的规定,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应给予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第三章的视角从国内法转变成国际法,通过国际上的条约来说明实用艺术作品经历了一个从不保护到保护的过程,但公约对实用艺术作品采取何种保护模式,没有强制性规定,各成员国只是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国情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保护。第四章主要论述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司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立法缺失,使得我国公民的实用艺术作品在司法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具体采取哪种法律保护模式也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有案例把实用艺术作品归入到美术作品进行保护,可见法院在判决时并没有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后提出了保护模式的改革路径分析,以期在我国能更好地保护实用艺术作品权利人权益。
【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 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一) 选题目的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一) 文献研究法14
  • (二) 比较研究法14-15
  • (三) 案例分析法15
  • 四、创新与不足15-17
  • (一) 创新15
  • (二) 不足15-17
  • 第1章 实用艺术作品的特征与价值17-27
  • 1.1 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与法律特征17-25
  • 1.1.1 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17
  • 1.1.2 实用艺术作品与相关概念辨析17-21
  • 1.1.3 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特征21-25
  • 1.2 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价值意义25-27
  • 1.2.1 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正当性25
  • 1.2.2 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迫切性25-27
  • 第2章 实用艺术作品国内法制度27-33
  • 2.1 法国:双重保护27-28
  • 2.2 英国:选择保护28
  • 2.3 美国:分离特性与独立存在原则28-30
  • 2.4 德国:特别工业版权法30
  • 2.5 日本:单一保护30-31
  • 2.6 国内法制度评析31-33
  • 第3章 实用艺术作品国际法制度33-37
  • 3.1 伯尔尼公约33-34
  • 3.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34
  • 3.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34-35
  • 3.4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班吉协定35
  • 3.5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5
  • 3.6 国际法制度评析35-37
  • 第4章 我国实用艺术作品保护制度37-43
  • 4.1 保护制度的立法实践37-39
  • 4.1.1 立法现状37-38
  • 4.1.2 存在问题38-39
  • 4.2 保护制度的司法实践39-40
  • 4.2.1 司法现状39
  • 4.2.2 存在问题39-40
  • 4.3 保护制度的改革路径40-43
  • 4.3.1 “在先性与自动保护”的平衡40-41
  • 4.3.2 版权法与专利法保护的协调41
  • 4.3.3 实用功能的界定41-42
  • 4.3.4 实用艺术作品登记42-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丽丽;;论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丁丽瑛;实用艺术品纳入著作权对象的原则[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姜颖;作品独创性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J];知识产权;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62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62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7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