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本文关键词: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摘要】: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创新以促进社会进步,是知识产权单行法的重要功能,但由于传统知识产权法自身存在保护的不足,需要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发挥补充保护的功能。随着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呼声日高,关于保护知识产权与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讨论日趋热烈,但遗憾的是,由于对一些重要基本的问题的理解的偏差,导致了看似热烈的各种讨论难以形成真正的交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认识上的混淆,给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容易产生混淆的基本问题正本清源,使讨论能深入下去。本文尝试从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特征入手,分析传统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产品保护存在的不足,论证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补充保护功能的必要性,以及在法律竞合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法律,提出解决方案,并借鉴他国立法和国际公约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笔者从五个部分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不足提出问题,并论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方法以及创新、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侧重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专利法各自的关系,以便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最终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及探索性研究,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三部分着重对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不正当行为进行分析。目前,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问题中,最显著的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中的不正当行为,只要深入研究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不正当行为,才能进一步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第四部分主要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缺陷出发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就是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商业秘密、商誉以及商业标识的保护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另外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陷进行分析,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狭窄、反不正当竞争法限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过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缺少一般性条款及法律责任条款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缺乏对高度权威执法机构的规定,这些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基于以上问题的探究,本论文提出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连接,进一步合理界定商业秘密的保护要件,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拓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进一步完善同时整合执法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的分配。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并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产权保护 不正当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研究方法11
- 1.3 研究的创新点11
- 1.4 研究框架11-13
- 第2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架构竞合13-21
- 2.1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说13-17
- 2.1.1 反不正当竞争法13
- 2.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与保护客体13-15
- 2.1.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15-17
- 2.2 知识产权法概说17-19
- 2.2.1 知识产权法17
- 2.2.2 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与保护客体17-19
- 2.2.3 知识产权法的特点19
- 2.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19-21
- 2.3.1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关系19
- 2.3.2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专利法的关系19-20
- 2.3.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著作权法的关系20-21
- 第3章 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1-24
- 3.1 著作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1-22
- 3.2 专利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2
- 3.3 商标权领域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2-24
- 第4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缺陷24-28
- 4.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标权的保护24-25
- 4.2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25-26
- 4.3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誉的保护26
- 4.4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标识的保护26-27
- 4.5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陷27-28
- 4.5.1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较窄27
- 4.5.2 反不正当竞争法限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过于狭窄27
- 4.5.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缺少一般性条款及法律责任条款27-28
- 第5章 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保护知识产权28-39
- 5.1 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连接28
- 5.2 合理界定商业秘密的保护要件并扩大其保护范围28-30
- 5.2.1 商业秘密的保护要件28-29
- 5.2.2 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29-30
- 5.3 拓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30-31
- 5.4 关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完善31-33
- 5.5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的完善33-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42-43
- 后记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发元;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11期
2 ;循序渐进 抓点带面 努力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贯彻实施[J];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Z1期
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规制限制竞争的条款[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09期
4 吕治军;整顿之后的规范思考——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竞争条款的再认识[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09期
5 董晓敏;;美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述》[J];中国公证;2002年05期
6 ;“纪念《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十周年”有奖征文评选结果[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12期
7 肖纯新 ,王哲;《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商行政管理;2003年21期
8 本刊编辑部;纪念《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摘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9 徐士英;让《反不正当竞争法》更强有力[J];检察风云;2004年06期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京隆重召开[J];中国防伪报道;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成;;从搜索埋设行为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2 谢祖新;;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十周年工作的体会[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3 周世勇;;《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及修改建议[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4 熊华新;;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地位和作用[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5 郭成明;孟丽;;贯彻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6 李景志;林菲;;《反不正当竞争法》基层实施现状分析[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7 ;《反不正当竞争法》典型案例分析[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8 周森保;;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十周年[A];2003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4年
9 尹显庆;;论知名商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杨莉;;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A];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司建楠;宗庆后代表:加快修订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伟;宗庆后:《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修改余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记者 郭晓宇;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 工商总局已形成草案[N];法制日报;2010年
4 杨涛;反不正当竞争法,要给正当竞争留足空间[N];检察日报;2011年
5 南京大学法学院 王后海;建议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平;违反“爬虫协议”能否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袁滔;片面宣传行为必然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8 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 张炜 倪珑;本案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吗?[N];中国工商报;2014年
9 顾秀莲 江必新 张军 李玉光;《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十年历程[N];中国工商报;2003年
10 山东省枣庄市工商局 市中分局 张冬磊;从一起价格投诉看《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的局限性[N];中国工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田庆子;中日反不正当竞争法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仁富;中国竞争法律体系及其协调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贤;欧盟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吉舜;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3 吴夏梦;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司法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4 王叶;“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的评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5 蔡崇山;软件干扰行为的正当性判断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张莎莎;论知名商品标识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吕侨;商业诋毁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赵王睿U,
本文编号:962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6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