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发布时间:2017-10-04 17:37

  本文关键词:论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更多相关文章: 商标间接侵权 商标直接侵权 构成要件


【摘要】:商标间接侵权是商标法学理论研究的难点。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商标直接侵权制度,但是对间接侵权制度鲜少提及,仅存在于学理研究范围内。我国对于商标间接侵权构成要件也是基于传统民法,并没有突出其个性。许多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判例都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明确地确立了商标间接侵权的规则。商标间接侵权构成要件的确立,适当扩大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而且也能明确划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界限,同时又防止商标权过高水平的保护,使各个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先从传统民法间接侵权理论谈起,从民法的角度探究间接侵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随后以民法理论为基础,研究商标间接侵权的内涵和特征。不仅对比商标间接侵权与民法侵权理论的特征,而且商标间接侵权相对于著作权间接侵权和专利间接侵权也具有特殊性。并且明确商标直接侵权是间接侵权行为认定的前提条件,区分两者的标准是“混淆可能性”标准。第二章主要对国外商标间接侵权的规定进行对比研究。以美国、欧盟、英国的规定为基础,根据各国的法律规定,引入典型判例,并对不同国家对于商标间接侵权的规定进行评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对商标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认识都存在差异,值得我国借鉴。第三章立足于国内,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找出商标间接侵权在我国商标法中的规定并指出立法的四点不足之处。其次,根据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分别进行探讨。对帮助侵权和引诱侵权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同案不同判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究其原因还是对商标间接侵权构成要件的认识不明确。第四章是有关商标间接侵权构成要件的完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划分商标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界限问题,加强法条之间的逻辑性。其次就是从前提条件,主观要件和行为要件分别对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以期对我国商标间接侵权制度有所建树。
【关键词】:商标间接侵权 商标直接侵权 构成要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9
  • 二 问题的提出9-10
  • 三 文献综述10-12
  • 四 研究问题与方法12-14
  • 第一章 商标间接侵权的一般理论14-24
  • 第一节 民法间接侵权理论14-16
  • 一 间接侵权的内涵14-15
  • 二 间接侵权的特征15
  • 三 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15-16
  • 第二节 商标间接侵权行为的内涵及特征16-21
  • 一 商标间接侵权行为的内涵16-17
  • 二 商标间接侵权的特征17-21
  • 第三节 商标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关系21-24
  • 一 商标直接侵权是商标间接侵权的前提条件21
  • 二 “混淆可能性”是判断商标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标准21-24
  • 第二章 国外商标间接侵权制度比较24-33
  • 第一节 美国商标间接侵权相关规定24-27
  • 一 美国法商标直接侵权相关规定24-25
  • 二 美国法商标间接侵权相关规定25-27
  • 第二节 欧盟国家商标侵权相关规定27-29
  • 一 欧盟国家商标侵权相关规定27-28
  • 二 欧盟国家商标侵权相关判例28-29
  • 第三节 国外商标间接侵权制度评析29-33
  • 一 美国商标间接侵权制度评析29-30
  • 二 欧盟国家商标侵权制度评析30-33
  • 第三章 我国商标间接侵权制度的现状33-43
  • 第一节 我国对商标间接侵权的相关规定33-34
  • 第二节 我国商标间接侵权的立法缺陷34-36
  • 一 没有明确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34-35
  • 二 把商标间接侵权当作直接侵权对待35-36
  • 三 法条逻辑混乱不清36
  • 四 没有划分间接侵权的类型36
  • 第三节 我国商标间接侵权的实践困境36-43
  • 一 商标帮助侵权行为36-41
  • 二 商标引诱侵权行为41-43
  • 第四章 我国商标间接侵权构成要件的完善43-49
  • 第一节 合理划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界限43-44
  • 一 加强法条之间的逻辑性43-44
  • 二 正确划分商标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44
  • 第二节 合理规定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44-49
  • 一 帮助侵权的构成要件45-47
  • 二 引诱侵权的构成要件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今;郭思伦;;商标间接侵权责任中电子商务平台商的过错认定[J];电子知识产权;2013年09期

2 林沈纬;;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注意义务认定研究——以淘宝网为例,商标间接侵权认定为中心[J];前沿;2013年19期

3 谢雪凯;;商标间接侵权之制度辨明及其独立地位——写在中国《商标法》第三次修订稿颁布之初[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4 李国庆;;美国商标间接侵权的法律渊源[J];中华商标;2007年05期

5 袁秀挺;胡宓;;搜索引擎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认定与责任承担——网络环境商标间接侵权“第一案”评析[J];法学;2009年04期

6 李亚楠;;拍卖网站商标间接侵权责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6期

7 叶铭敏;;ITPP商标间接侵权相关问题深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12期

8 潘文君;;Web2.0下的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3期

9 叶铭敏;;对ITPP商标间接侵权相关问题的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8期

10 杜颖;;网络交易平台商标间接侵权责任探讨[J];科技与法律;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怀蕾;商标间接侵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吕妍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商标间接侵权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杨泽洲;商标间接侵权的认定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杨莉;商标间接侵权的两岸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张亚莉;论商标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D];郑州大学;2016年

6 苏亚坤;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商标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7 陈绍玲;网络环境下的商标间接侵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崔菲菲;商标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德娟;商标间接侵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睿;商标间接侵权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1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71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