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解释和审查探讨
本文关键词: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解释和审查探讨
【摘要】:在专利申请中,权利要求书用来确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授权后的权利要求书成为专利纠纷调解和诉讼时判断侵权的法律性文件。当前,我国的专利申请类型已明显集中于机械和电子领域,在这些专利的权利要求中,很多都是以功能性限定特征来进行描述。功能性限定特征的限定方式相当概括和抽象,从字面意义来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保护范围。在专利审查实务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查指南》中将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性限定特征范围解释为覆盖能够实现所述功能的所有实施方式。而在人民法院审判实践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将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性限定特征解释为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性限定的技术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方式。由此可见,在专利授权和侵权诉讼中,对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性限定特征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一方面,《专利法》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解释并未做任何规定;另一方面,《专利审查指南》中规定的解释方法有失偏颇和司法实践中的做法相冲突,这样必然导致我国专利实务和司法实践中出现混乱,使专利权利人和社会公众感到困惑或无所适从。这是法律本身的问题,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依据势在必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含义进行分析,阐述了功能性限定特征在权利要求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借鉴美国、欧洲及PCT的经验来分析,结合我国实务中对该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对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性限定特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查建议。
【关键词】:功能性限定 特征 权利要求 解释 审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功能性限定特征概述10-12
- 第一节 功能性限定特征的概念10
- 第二节 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存在意义10-11
- 第三节 关于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实务与立法11-12
- 第二章 实务中现有解释与审查存在的问题12-16
- 第一节 实务中现有解释存在的问题12-14
- 一、比克电池外壳的制造方法案12-13
- 二、曾展翅除臭吸汗鞋垫案13
- 三、我国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解释存在的问题13-14
- 第二节 实务中现有审查存在的问题14-16
- 第三章 国外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比较分析及启示16-20
- 第一节 美国的规定与适用16-17
- 一、美国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规定16
- 二、美国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审查适用16-17
- 第二节 欧洲的规定与适用17-18
- 一、欧洲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规定17
- 二、欧洲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审查适用17-18
- 第三节PCT的规定与适用18
- 一、PCT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规定18
- 二、PCT对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审查适用18
- 第四节 国外的经验启示18-20
- 第四章 完善功能性限定特征解释和审查的建议与对策20-27
- 第一节 规范解释适用20-21
- 一、适用思路20
- 二、具体操作20-21
- 第二节 完善审查的对策21-27
- 一、支持性审查建议22-23
- 二、清楚性审查建议23-25
- 三、新颖性审查建议25-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臻玮;加强高等院校专利权保护的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1年03期
2 甘藻文;论专利权与企业的利益[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甄海胜;山东省专利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陈懿;;简论专利权弱保护的危害[J];华夏星火;2005年05期
5 胡梦云;冯晓青;;软件专利保护正当性之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3期
6 许春明;;阻击专利大棒——浅谈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年08期
7 徐棣枫;;专利权限制的法律体系重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8 甘慕仪;;我国规制专利权滥用的立法现状与建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陈志勇;陈香;;专利权评估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08年02期
10 向渊博;刘小青;都云程;;中国软件专利的现状和特点:基于软件发明的实证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新苗;;专利服务机构服务模式初探[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2 温旭;;加强我国专利权保护力度的探讨[A];专利法研究(1994)[C];1994年
3 王勉青;;我国专利权滥用法律调整的规定性[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4 张寒;;浅析专利权滥用[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任声策;尤建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专利行为: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蔡丽娜;;浅谈日文专利翻译[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第一部分)[C];2014年
7 蔡金凤;;浅论我国专利权保护模式[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刘晓军;;在先公开不破坏专利新颖性问题研究[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9 刘筠筠;;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兼论等同原则的适用[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10 刘筠筠;;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兼论等同原则的适用[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知识产权局 王雷 戴妮;专利技术推动通信产业自主创新[N];经理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郭宇;专利壁垒升温 知识产权成企业必争之地[N];中国工业报;2008年
3 晓斋;如何用专利照亮市场[N];中华建筑报;2004年
4 蔡世珍;走出药企专利事务管理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贺延芳;假冒专利行为可被消灭在萌芽状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6 赵莹;失效专利淘金[N];经理日报;2003年
7 胥晓琦;专利保护规则及相关问题解决[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郑经;缴纳专利费是发明人应承担的义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静;不想受制就做规则制定者[N];工人日报;2008年
10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雷;TD专利国内申请不落下风[N];通信产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国侠;我国专利权质押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英;专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蒋逊明;专利权利用的制度性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凌;论专利·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新疆大学;2012年
6 费艳颖;专利权法律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何晓平;专利等同侵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蒋明琳;技术创新成果、专利、标准的协同转化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刘稚;与生物技术有关之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金凤;专利权保护和企业发展实务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吴俊芳;论商业方法软件专利的创造性[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国瑞;专利权期限制度科学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金金;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专利权战略实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严琳;专利技术标准化下的专利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敏妍;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董卓亚;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郑州大学;2009年
8 苏维;专利联营的限制竞争行为与反垄断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段辉;专利评估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龚波;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5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97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