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9 14:22

  本文关键词: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以就业为目标,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岗位,提出以培养适应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方面探讨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构建的思路。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岗位定位;职业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一直是该专业争议的焦点。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四种类型: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市场营销类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以及物流管理类岗位。这与行政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重合,造成了与之“抢工作”的现象。而与其他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方面还欠缺竞争力。因此,本文以现实企业管理职能为中心,提出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明晰自身就业定位,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独特职业能力。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岗位定位

一般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包括战略规划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生产管理中心和营销管理中心等部门。按照学校学科的设置,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研发、营销管理都对应各自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能够进入的部门为战略规划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

其中,战略规划中心负责对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协调,属于综合能力的应用,,对学生的个人知识技能素质要求较高,可以设定为就业若干年后的职业定向。生产管理中心主要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和采购管理等岗位,相对而言侧重于操作层面的技能要求。因此,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科性质和各个职能单位的工作内容,我们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做出了取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职能如表1所示。

二、基于就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分析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通过对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分析,结合高校本科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应用型管理人才可以从塑造学生专业的核心能力、业务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层次构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如图1)。

(一)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能力,即与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的联系而与完成专业任务密切相关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种从事该专业相关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诊断与优化,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能力。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人文社科、办公文档、专业文献、教学教材、文档下载、旅游景点以及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内容。


  本文关键词:基于就业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26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