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对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1:15

  本文关键词: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对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出处:《经济经纬》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过度集聚 PSTR模型 DEA模型 要素密集度 负外部性


【摘要】:基于中国29个省份17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类,利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制造业的效率,运用非线性平滑面板转换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水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负外部性的制造业效率并非与集聚程度呈正向关系,这里将制造业分为过度集聚型、集聚推进型和集聚递减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2)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已处在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也出现了过度集聚现象;(3)东部沿海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成负向关系,而与能源消耗成正向关系,交通拥挤影响着经济发展,且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高能耗为基础的。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CJL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D042)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16KRM006)
【分类号】:F427
【正文快照】: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且有持续之势,但到了21世纪,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都出现了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现象,制造业的过度集聚导致资源错配、生产成本上升并造成拥挤效应(钟世川,2017)。政府开始重视产业非均衡分布,并制定促进产业均衡布局的政策,但东部仍处在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勇良;;制造业结构调整需采取新战略[J];浙江经济;2000年02期

2 李京文;发展制造业与高新技术的关系[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04期

3 高健;李承玲;;江苏与浙江等省制造业结构和竞争力比较[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期

4 曲建忠;余万林;张战梅;;山东省制造业结构开放效应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李隽波;;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6 李淑华;;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02期

7 马捷;王艳华;赵建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河南省制造业结构现状及其优化[J];特区经济;2007年09期

8 ;向高端化发展 辽宁首次为装备制造业立法[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2年01期

9 李淑梅;;辽宁省首次为装备制造业立法[J];机械制造;2012年02期

10 张嵘,刘新国;经济转型中北京制造业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英;;香港制造业发展现状评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2 李京文;;发展中国制造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边继云;;推进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朱高峰;;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林;;让制造业信息化加速我省工业化进程[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6 王亮;刘卫东;;辽宁省各地级城市间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及成因探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张万强;;辽宁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业的难点与对策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8 林国雄;;制造业普查资料之解析——因果链条及新儒学经济思想的运用[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9 雷义川;;产业转移推动半岛制造业基地信息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10 金志海;马先征;冯成军;;关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A];推进制造业强市与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祝蕾 卞思杰;“总部经济”打造济南制造业[N];济南日报;200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京文;正确处理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的关系[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张小国 武力 孙潜彤;沈阳:昭示中国制造业[N];经济日报;2002年

4 ;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N];经济日报;2002年

5 ;与制造业相关的概念和数据[N];科技日报;2002年

6 北京中企工易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李显君博士;中国不能忽视制造业[N];市场报;2001年

7 尚启君;充分发挥制造业对增加就业的带动作用[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项超;警惕鄙视制造业倾向[N];财经时报;2006年

9 孔曙光 (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持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N];厦门日报;2007年

10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王友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制造业升级[N];淄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丽;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机制构成及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徐建荣;转型期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志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冬冬;江苏省制造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亚男;比较优势演化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吴陈露;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于瑞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6年

5 陈彩琴;FDI对江苏省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6 周宁;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黄巧玲;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制造业结构优化路径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徐凌琳;产业集聚对广东省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肖远胜;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性实证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10 刘钧祥;知识资本的制造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37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37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4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