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与食品企业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因及策略——基于信号机制对品牌资产形成影响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21:38

  本文关键词:品牌资产形成过程与食品企业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内部动因及策略——基于信号机制对品牌资产形成影响机理的研究 出处:《商业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可追溯体系 质量安全信号 品牌资产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摘要】:建设产品可追溯体系,企业的内部动因十分重要,而企业提升品牌资产的强烈需求可以转化为建设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内部动因。本文依据SOR模式分析信号机制影响品牌资产形成的过程,构建可追溯信号促进品牌资产形成的机理模型,以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为例实证检验产品可追溯信息机制对品牌资产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构建品牌资产是食品企业实现可追溯的有效内部动因,可追溯信号能沿双路径促进品牌资产形成,中心路径为"信息质量→信息采纳→品牌认知→品牌转换",边缘路径为"信源可信度→信息采纳→品牌情感→品牌转换"。研究结论为食品企业制定可追溯体系建设与质量信号传递的策略提供了依据。
[Abstract]: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the traceability system of the product. The strong demand of enterprises to promote brand equity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building product traceability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signal mechanism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brand equity based on SOR model. Build the mechanism model of traceability signal to promote brand equity formation. Taking the infant milk powder industr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o test the effect of product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mechanism on the formation of brand equ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uilding brand equity is the effective internal motivation for food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raceability. Traceable signals can promote brand asset formation along two paths, with the central path being "Information quality" 鈫扞nformation adoption. 鈫払rand cognition. 鈫払rand transformation, edge path is "source credibility" 鈫扞nformation adoption. 鈫払rand emotion. 鈫払rand transformation. The conclus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ood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traceabilit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signal transmiss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平台的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池开发联盟内外部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373074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项目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FGL005
【分类号】:F273.2;F426.8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始于2000年,但目前行业普及率低,企业参与度低且应用范围小,未取得实质性成效。食品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强制性驱动力、规范性驱动力与模仿性驱动力三类,分别解释政府、消费者与媒体、竞争者对企业开展可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玲玲;吴林海;山丽杰;;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认知与需要的实证分析——以江苏13个城市为例[J];江苏商论;2011年05期

2 徐玲玲;吴林海;;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态度初探[J];中国商贸;2012年18期

3 李忠毅;;肉食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研究[J];肉类工业;2013年10期

4 姜启军;余从田;熊振海;;食用农产品企业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决策行为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1年04期

5 吴林海;蒋力;浦徐进;;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J];预测;2012年05期

6 詹娟;;让您喝到真正放心的好茶——华祥苑大力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年43期

7 江国成;;“十二五”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J];分析仪器;2012年03期

8 吴林海;秦毅;徐玲玲;;企业投资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决策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6期

9 魏国辰;李忠诚;;肉制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动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10 ;“十二五”中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J];食品与机械;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力澎;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任重道远[N];新农村商报;2013年

2 记者 张汉龙 通讯员 谢德炳;乌龙茶可追溯体系项目落户安溪[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3 记者 石巍;石家庄肉制品来源信息将入数据中心可供追查[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4 樊行健 周冰;建立供应链可追溯体系保食品安全[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王华锋;日式中药材“档案”为中国企业提供范本[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通讯员 陈晓波 黄河;茶叶产品建起“质量可追溯体系”[N];常德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邱江勇;信息技术支撑食品企业“阳光生产”[N];中国电子报;2009年

8 黄喜祖;政府搭台 构筑食品消费安全网[N];福建日报;2010年

9 ;泰华食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N];丹东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天真;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食品可追溯体系信息共享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青;食品供需网可追溯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理论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朱静远;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3 陈芳;食品可追溯体系与食品企业战略选择[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4 袁红霞;北京市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主体行为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5年

5 唐赛;食品供应链中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博弈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谢潇;ZJ地区进口食品可追溯体系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5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75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