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1组合赋权的企业并购效应研究——以钢铁产业为例
本文选题:并购效应 切入点:组合赋权 出处:《财会通讯》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剔除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以钢铁行业2003~2013年间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G1组合赋权的方法,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对样本公司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钢铁企业间并购具有正效应,同时企业间的并购没有引起钢铁产业市场集中度水平的上升。
[Abstract]:Based in eliminating industry factors and macroeconomic aspects, in the steel industry during 2003~2013 acquis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 using G1 method of combination weighting, from the profitability,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growth ability four aspects of selecting 22 indicator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ample Firms. Show that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merger has positive effect, while MampA did not caus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market.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衡势力背景下产业链纵向控制的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472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1;F406.7;F42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耿宁;李秉龙;;产业链整合视角下的农产品质量激励:技术路径与机制设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9期
2 孟凡臣;陈露;;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J];管理现代化;2014年02期
3 周绍妮;文海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年10期
4 朱孔来;李静静;;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复合评价[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1期
5 路媛媛;;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2年05期
6 李刚;;基于标准差修正群组G1的组合赋权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张德平;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经营业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07期
8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传锐;杨群;;政治关联、竞争地位与混合并购——来自中国A股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2 林青宁;毛世平;;兼并重组对国有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7期
3 许友传;;银行信用评级的信息质量及其次级债事前约束[J];金融研究;2017年07期
4 李凯;庞卫宏;李刚;;基于G1组合赋权的企业并购效应研究——以钢铁产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7年20期
5 王珍珍;;企业并购后财务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7年13期
6 张翠英;游兆彤;汪国平;;农产品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标准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06期
7 朱冬花;;企业并购经济后果分析——宝钢换股合并武钢案例研究[J];商业会计;2017年12期
8 郑华宝;;CEO特征与收购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论坛;2017年06期
9 赵国宇;;控制权获取、CEO变更与合谋掏空——基于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7年06期
10 刘畅;韩爱华;沈锡茜;;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7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宁;李秉龙;;基于利益博弈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分析——以“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为例[J];农村经济;2013年08期
2 陈瑞义;石恋;刘建;;食品供应链安全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结构、信息与关系质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成德宁;;我国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经济学家;2012年08期
4 鲍婷;;浅议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因、模式与绩效[J];企业导报;2012年05期
5 钟真;孔祥智;;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6 华红娟;常向阳;;供应链模式对农户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葡萄主产区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7 谭天明;;应重视在农业生产环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J];经济纵横;2011年09期
8 闫达文;迟国泰;何悦;;基于改进群组G2的指标赋权方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迟国泰;李刚;程砚秋;;基于AHP-标准离差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2期
10 林春艳;孙淑杰;;有效市场假说在中国股市表现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凌;;闲话产业集中度[J];中国钢铁业;2005年06期
2 吕姝仪;;我国投资银行业集中度测算及分析[J];北方经贸;2009年05期
3 李世龙;;我国居民消费集中度特点分析及理性消费建议[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何明霞;李静;朱昌蕙;陈丹镝;;探析我国制药业市场集中度[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1期
5 ;成熟标志之四:产业集中度提升[J];汽车观察;2013年07期
6 刘建平;集中度的估计与应用[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7 丁石;;关于财务公司资金集中度计算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4年03期
8 陈晓燕;陈玉娇;张瑶;;2004-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现状分析[J];大众商务;2010年08期
9 于忠,王继翔;对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0年05期
10 杜传忠;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上升的原因及趋势[J];世界经济;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强;;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新春;;平板玻璃行业合理集中度探讨[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获宝;张骏飞;;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纳丽;郑广芬;任少云;许建秋;;宁夏春、夏、秋季干旱与降水集中期及集中度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唐晓华;赵丰义;张丹宁;;我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与研发强度的内生性升级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阴国恩;陈燕丽;;青少年课外阅读广泛度和集中度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李嵩;高庆九;王冀;苏丽欣;;吉林省降雪期降雪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4年
8 戴廷仁;陆忠艳;;近46年辽宁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王纪军;裴铁t,
本文编号:1622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62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