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北京市工业疏解环境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4 15:37

  本文选题: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 + 产业转移 ; 参考:《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11期


【摘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将对整个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分布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从政策、经济、资源环境3个维度识别了潜在的疏解工业门类,通过Monte Carlo方法确定企业个体规模,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综合考虑区位因素、产业资源环境效率等变量,识别了首都重点行业潜在的疏解承接地,并结合企业规模-资源环境效率水平函数,预测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将会造成北京市工业产值下降7%,主要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9%以上,能有效缓解北京市水环境压力;京津冀区域除北京外其他地区工业产值平均增长5%左右,显著大于疏解产业带来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增长。最后结合各地现有环境压力与承载力,提出了差别化的政策建议。
[Abstract]:Dissolving the core functions of non-capital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the whol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potential industry categorie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olicy, econom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determines the individual size of enterprises by Monte Carlo method, applies discrete selection model, considers the factors of location, industri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fficienc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the potential regions of the key industries in the capital, and predict the spatial change of the pressure of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cal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level function of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core function of non-capital will decrease by 7 percent, the consumption of main resources and the discharge of pollutants will decrease by more than 9 perc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Beijing. Th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regions except Beijing increased by about 5% on averag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increase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 caused by the detoxification industry.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bearing capacity, the differential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74096) 环保部京津冀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20161660220)
【分类号】:F427;X8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伦;刘某承;;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水质改良非市场价值评估——以滇池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1期

2 王建明;刘志阔;徐加桢;;谁更关心环境?——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检验[J];江淮论坛;2011年04期

3 彭贤安;国家环保总局拟建立环境影响评审专家库[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4 金玄武,金京玉;浅析我国环境影响事前评价制度[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5 张妍,尚金城;青藏铁路决策的战略环境影响识别[J];新疆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6 ;环境、环境影响与控制[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7 马传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步研究[J];公路;2002年12期

8 陈成忠;林振山;;人类环境影响驱动因素非线性动力学关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9 边延辉;刘忠熳;张光辉;韩守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体会[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9期

10 吴健;;刍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服务对象[J];环境保护;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慧;张嘉勋;郝芳华;;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陈方先;张晓玉;;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3 张立明;;自然旅游地开发中的环境影响——湖北五峰县柴埠溪案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丛;;关于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刘临元;;浅析环境法治应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路径[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金朝阳;代宁;;优化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刘鸿亮;;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浅析[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9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祝怡斌;周连碧;李青;宋爽;鞠丽萍;陈斌;;金属矿山环境影响后评估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亚辉;群众有环境影响的知情权[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解悦;规划不过“环评”关不得批准[N];南京日报;2006年

3 记者 刘莉;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影响 成都今年力推全域“禁现”[N];四川日报;2013年

4 门头沟区法院 付金;公益建筑应推行强制环评[N];北京日报;2013年

5 记者 辛清影;12项电建工程近期获环评批复[N];中国电力报;2013年

6 冯永强 王黎明;环评意见不落实最高罚10万[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杭春燕;我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N];新华日报;2006年

8 商照荣 谭承军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设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亟待建立[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记者 许凯;环评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N];济南日报;2012年

10 刘林鹏 彭斐;成兰铁路遭遇“环保劫”[N];西部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金花;典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水肥、农药投入及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刘光栋;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韩潇源;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高瑛;废物最小化的过程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山西省玉米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郝威铎;煤矸石堆放对土壤、水体和植物的环境影响—案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张镜波;喷油器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D];复旦大学;2014年

4 邓晴雯;石化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晨晨;污水处理工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与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淑芬;基于LCA的京沪高速与京沪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杨成;硅谷互通立交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8 廖心睿;二十万吨/年催化轻汽油醚化装置项目环境影响及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9 韩涛;基于(火用)生命周期法的锅炉烟气净化系统特性研究[D];上海电力学院;2016年

10 徐祝兵;飞行程序运行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8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88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