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DYT公司258线束产品线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20:41

  本文选题:工业工程 + 信息化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供应市场也呈现一派蓬勃。外资企业,作为汽车行业的先导者,在产品、技术、质量和服务上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以及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D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零配件供应集团公司,而DYT公司就是该集团公司下生产汽车线束产品的其中一家制造工厂。线束产品,由于其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模式。生产线束产品,单纯的产品技术门槛可以说不高,竞争点就在于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降低运营成本。说到底,竞争是生产系统及组织管理的竞争。本论文,将深入学习工业工程理论,再结合初步的信息化、智能化相关技术,以DYT公司258产品线为研究对象,从现状出发,挖掘258产品线在生产流程方面的改善空间,并将工业工程、信息化等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改进出一套更有生产效率的生产流程,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本论文,理论研究相对专业研究略显浅薄,但从实际应用中获益非浅。本论文涉及的改进研究,在DYT公司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相关改善点具备横向实施的条件。学习无止境,改进无止境。相信这些改进成果在DYT公司后续的推广中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相信工业工程技术在中国会不断发展,让中国的制造业真正的强大起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uto parts supply market is booming.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s pioneer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in products, technology, quality and service, but as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dabble in and grow, The market is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D is a world-renowned spare parts supply group, and DYT is one of the manufacturing plants that make car harness products under the group.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wire harness products is a typical labor-intensive mode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duction of wire harness products, the technical threshold of pure products is not high. The competition point lies in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how to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s. After all,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deeply study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ombine with the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t related technology, take DYT 258 product li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roceed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cavate the improvement spac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258 product lin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s, th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heory are applied to practice to improve a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relatively shallow, but the benefit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not shallow. The improvement research involved in this paper has achieved very obvious effect in DYT Company, and the relative improvement points have the condition of horizontal implementation. There is no end to learning and no end to improvement. I believe that these improvements in the subsequent promotion of DYT will collide with more innovation; believe tha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so that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ally strong up!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16.471;F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线束的小型化趋势[J];汽车与配件;2010年49期

2 ;几分钟让你了解汽车线束的工艺和生产[J];电子世界;2011年04期

3 蔡瑜豪;;专业化软件在线束行业的应用[J];汽车零部件;2011年07期

4 李丽;平面二次线束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1991年01期

5 晓青;警惕汽车线束烧毁[J];汽车电器;2000年02期

6 汪立亮;汽车线束的修理与复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年08期

7 许兵;汽车、摩托车用线束生产的工艺性[J];机电元件;2001年01期

8 陈敬渊;谈汽车线束的设计[J];现代农业装备;2004年05期

9 李德跃;汽车线束的维修方法[J];汽车电器;2005年06期

10 谷孝卫;;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J];汽车电器;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姬园;;汽车线束设计[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白冰;;线束系统设计的简要[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建召;;线束的布置[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田金磊;;由线束设计提高车辆安全性[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夏鸣春;;最新线束优化方法[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本柱;朱吉满;刘晓平;;汽车线束导通检测自动建模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7 程光春;刘晓平;;汽车线束内联工艺卡自动布局[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吴瑞金;王毅;段继国;郑盈俊;;车装钻、修机线束[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张龙;徐本柱;刘晓平;;计算机技术在汽车线束设计中的应用[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斌刚;田金磊;;汽车线束温度场实验研究与应用[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永红 雨帘;抓“漏网之鱼”“钓”来新订单[N];中国航天报;2010年

2 ;用CAD对线束进行技术改进[N];中国汽车报;2000年

3 张国光;汽车用线缆市场前景亮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4 湖北 燕来荣;谈现代汽车的电气设备线路的连接(二)[N];电子报;2012年

5 沈峰;成飞总装厂线束制造工段获荣誉称号[N];中国航空报;2010年

6 知林;新技术拓宽医学发展思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实习记者 黄金生;线价有高低 小心起火[N];消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亚利;汽车线束等效模型分析及其在电磁兼容仿真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新丰;汽车智能电器系统[D];清华大学;2009年

3 安占扬;汽车线束串扰及其动态特性的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高晓平;簇绒地毯织机纱线束—机件系统力学性能分析[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轶峰;汽车线束一体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刘美静;基于CHS的机载线束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傅佳;飞机线束工艺数据生成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泽华;基于PLC线束托盘自动化搬送线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晓明;BJ公司汽车线束变更的管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6 洪伟;线束敷设路径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郑洪娟;汽车线束制造项目质量环境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静;一种新型绕带平台的设计、建模与控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卑锋;基于六西格玛设计的汽车线束设计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10 倪善军;DYT公司258线束产品线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938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938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