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间技术溢出、能源结构调整与产业生态化——基于我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from 2005 to 2014 in 22 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industrial ecology from two dimens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to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emission intensity is -0.148 and -0.198 respectively,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rect Rd input, and the adjust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has obvious control effect 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coefficient of elasticity of coal and oil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natural gas and non-fossil energy;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is different, and the effect of sectors with lower ecological level is more obvious; the rolling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between industrie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the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coal and oil decreases slowly, and the effect of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reflected.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16RKE280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17CX04024B)
【分类号】:F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书刚;;能源“瓶颈”该如何突破?——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J];前进论坛;2010年11期
2 燕一松;;雾霾已成能源结构调整的“催促鞭”[J];中国石油企业;2013年Z1期
3 张国宝;;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要下大决心[J];中国核工业;2013年11期
4 伍声宇;程路;白建华;;北京能源结构调整先行经验与启示[J];中国能源;2014年02期
5 甄春阳;赵成武;朱文姝;;从京津冀雾霾天气浅议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7期
6 尤向阳;借鉴韩国经验——加快上海能源结构调整步伐[J];工业技术进步;2000年05期
7 滕树龙;王丽水;;四大技术支撑北京能源结构调整[J];科技潮;2002年01期
8 徐大懋;加速发展核电——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J];中国能源;2005年08期
9 ;北京发电能源结构调整[J];环境工程;2007年01期
10 ;能源结构调整刺激太阳能风能产业升级[J];建材发展导向;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作涛;;培育能源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曾少军;杨丽;;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3 ;语录[A];中国风电(2013年09月)[C];2013年
4 吴钟瑚;;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与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陈和平;戴林;;关于“中国电机系统节能”的初步设想[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钱永坤;冯淑霞;;天然气利用趋势与徐州市能源结构调整[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俞珠峰;成玉琪;;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应注重发展洁净煤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讴;世界能源结构调整需多管齐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白高娃;我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60.3%[N];鄂尔多斯日报;2013年
3 黄晓芳;大气治理倒逼能源结构调整[N];经济日报;2013年
4 记者 贾芳;创新引领能源结构调整[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5 戴正宗 编译;英国能源结构调整改革谁来买单[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王茹;建设生态文明亟待加快能源结构调整[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香港科技大学国家安全教育计划博伦学者 Hamid Poorsafar;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难度同样巨大[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解丽娜;青海释放能源结构调整的最新信号[N];青海日报;2014年
9 记者 江旋;中企巴西攻略:淘金能源结构调整[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齐慧;能源结构调整成效初显[N];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荣翼;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 张鹏;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内蒙古能源结构调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韦宁;2030年碳排放峰值约束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4 丁志鹏;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省能源结构调整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5 吴有根;M成品油销售公司应对能源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肖俊;能源结构调整形势下云南A火电公司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61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16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