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新疆工业化、信息化及其融合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09 19:14
【摘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作为边疆后发达省区,新疆的工业化与内地乃至全国工业化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发展的空间很大;与全国信息化的差距更加突出的表现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针对新疆现有的工业化、信息化以及融合发展的现状,必须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既要学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先进做法,又不能盲目地全盘照抄照搬,而应立足于国情和区情,走符合中国特色、新疆特点的发展道路。
[Abstract]: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f our countr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new goal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s the developed provinces and regions after the border,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interior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the gap between Xinjiang'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at of the inland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is still quite obvious, and th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s very large, and the gap with the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s more prominent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fusion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we must further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oderniz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learn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developed regions and countries, but also not copy them blindly and completely. 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Xinjiang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分类号】:F427;F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湖南的工业化处于哪个阶段[J];经贸导刊;2002年01期

2 雍红月,李松林;谈工业化概念及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J];内蒙古统计;2002年02期

3 姜爱林;21世纪初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战略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2年01期

4 张鹏,李宗强;对陕西所处工业化阶段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03年11期

5 侃坦;全面、准确理解工业化[J];企业活力;2003年11期

6 刁成宝;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辽宁经济;2003年04期

7 王行伟;谈城镇化对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的意义[J];理论界;2003年03期

8 葛金田,王昊;创新——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出路[J];科学与管理;2003年06期

9 郑文,邹德文;我们距离新型工业化有多远[J];政策;2003年04期

10 何晓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对策[J];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友;;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余华银;毛瑞丰;;安徽新型工业化进程评价[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7卷)[C];2006年

3 肖银;;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及融合方法[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淑琴;赵娜;;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路径[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曾国强;;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径分析[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泓;;论新型工业化的定位及路径选择[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渝中;施庆华;栾玉琴;;云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模式研究[A];2004年十一省区市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德林;陈荔;宋长吉;;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探讨[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清明;欧绍华;刘善球;;推进新型工业化 实现株洲“两型”产业发展[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傅建平;;我市工业化现状及产业发展战略[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伞锋;中国资本密集型工业化阶段路途漫长[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苏福功;深入理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N];河南日报;2001年

3 史永铭;新型工业化解析[N];中国信息报;2003年

4 鄢来雄;工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N];中国信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唐红阳 见习记者 李文解;方向新:力促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最大互动[N];湖南经济报;2006年

6 厦门大学教授 胡培兆;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N];扬州日报;2007年

7 周叔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意义重大[N];人民日报;2008年

8 伞锋;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影响工业化方向[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惠贞 林X;聆听工业化的足音[N];闽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倪涛 李凉 孙健 吴刚 车斌;非洲工业化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阶段[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继文;工业化与信息化:中国的历史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郑海天;深圳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胥军;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冀纯堂;发展中地(市)区工业化道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董建锴;陕西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帕婉;论老挝工业化道路的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广;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龚维;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评价及区域比较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3 李睿;工业贷款对重庆工业化发展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崔美丽;山东省工业化时空差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白慧;三峡库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李砂;CD市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邵维蔺;兵团十三师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章梅;内蒙古工业化进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年

9 虞晓庆;中国去工业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廖宗义;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17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