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种群生态学的钢铁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9 20:54
【摘要】: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逐步跨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钢铁企业自然而然迎来了生存发展的新环境,依赖数量扩张和价格战来谋求发展的时代已悄然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质量竞争和差异化竞争。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仍然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难以自拔,企业家们纷纷哀叹:钢铁企业的寒冬来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化解产能过剩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投身于战略联盟的浪潮之中,希望通过这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将钢铁企业的优势力量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相关力量凝聚在一起,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助力于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然而联盟效益的发挥是建立在联盟稳定性的前提之下的,如果联盟的稳定性无法保证,那么钢铁企业的战略联盟之路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该选取怎样的联盟方式,如何判定一个战略联盟是否稳定就有了研究的价值。本文通过钢铁企业战略联盟同生物种群的比拟,论述了应用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联盟稳定性的可行性;继而,选取Logistic这一种群生态学中描述单种群生长规律的经典模型,基于此从横向联盟和纵向联盟两个角度出发,探讨这两种方式下的钢铁企业战略联盟实现稳定所呈现出的特征。研究表明,对于钢铁企业横向联盟模式而言,联盟要想达到稳定,联盟伙伴之间不能过于依赖,彼此要保持适度的竞争;对于钢铁企业纵向联盟模式而言,联盟要想达到稳定,钢铁企业本身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以充当联盟核心的角色,通过对联盟伙伴的带动作用来促进整个联盟的长久运行。最后,以宝钢与马钢的战略联盟为例分析其稳定性,结果显示这一横向联盟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以首钢与中联重科的战略联盟为例分析这一纵向联盟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其目前的状态并不稳定。
[Abstract]: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is gradually stepping into the new normal of medium and high speed growth.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naturally ushered in a new environment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era of relying on quantity expansion and price war to seek development has quietly disappeared. Instead, quality competition and differential competition. However, at present, most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re still mired in the quagmire of overcapacity, and entrepreneurs have lamented that the winter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s coming!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adjusting the stock, improving the increment and resolving the overcapacity, more and mor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are engaged in the tide of strategic allianc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advanced organizational form, the advantages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will be condensed together with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various industries of the society, which will hel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while maintaining their independence. However, the exertion of alliance benefit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alliance stability. If the stability of alliance cannot be guaranteed, then the road of strategic alliance of steel enterprise will lose the value of existence, so what kind of alliance mode should be chosen? How to judge whether a strategic alliance is stable has the value of research. By comparing 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with the biological popul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population ecology to discuss the stability of the alliance, and then selects Logistic, a classical model of population ecology, to describe the growth law of single popul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tability under these two ways from the angles of horizontal alliance and vertical allianc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for the horizontal alliance model of steel enterprises, if the alliance wants to achieve stability, the alliance partners should not rely too much on each other to maintain moderate competition; for the vertical alliance mode of steel enterprises, the alliance wants to achieve stability. The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themselves must have strong strength to act as the core role of the alliance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the whole alliance through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alliance partners. Finally, taking the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Baosteel and Masteel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st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alliance is in a stable state at present, and the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Shougang and Zhonglian heavy Sec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is vertical alli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s current state is unstable.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方;论企业战略联盟[J];经济论坛;2000年03期

2 董军;企业战略联盟探讨[J];经营与管理;2000年11期

3 邓胜前 ,谷汉文;竞争超越:企业战略联盟[J];经营管理者;2000年05期

4 张德鹏,何磊;竞合时代的企业战略联盟[J];经济论坛;2001年12期

5 孙烨;企业战略联盟运转探析[J];经济师;2001年11期

6 赵伟丽,原帼力;浅谈企业战略联盟[J];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刘景凡;企业战略联盟选择方法研究[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张小兰;企业战略联盟的制度分析及现实意义[J];工厂管理;2002年07期

9 赵隽;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催生企业核心竞争能力[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春宁,张延锋,刘益;网络经济对企业战略联盟管理的影响浅析[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龙勇;林武;陈其安;杨秀苔;;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空间及其一般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勇;刘涛;;论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管理[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3 方威;王丽丽;;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定国;;企业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海信集团为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蔡志刚;武伟民;;大型煤炭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及对策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成;西南钢铁企业战略联盟成立[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徐仕佳 记者 韩美征;吉林成立矿泉水企业战略联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严瓯;贵州百家企业战略联盟在筑启动[N];贵州日报;2011年

4 北京交通大学 靳雷;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分析[N];今日信息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肖连兵;企业联盟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1年

6 吴颖慧;中小企业战略联盟能走多远[N];经理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吕立勤;一个民营企业的创业冲动[N];经济日报;2004年

8 荣事达集团营销总经理 王伟东;战略联盟超越OEM[N];中国经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赵三明 整理;做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N];中国工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萍;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梅花;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擘;建筑企业战略联盟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徐玮;基于进化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一般演进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小兰;论企业战略联盟[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王君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邹文杰;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韩斌;企业战略联盟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陈耀;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动因、治理与绩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超;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国艳;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陶权;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与风险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周晓炜;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分析及缓解机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梁辉;契约不完备条件下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侯丽君;房地产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东辉;基于F公司战略联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洋;基于修正Shapley值的军工企业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乔步洲;纺织服装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洪丰;中小企业战略联盟运行成功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33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233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