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效益评价研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ack of benefit evaluation for the contractor in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ed maintenance support, which can not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ntractor to choose and renew the con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concept of the benefit of the contractor maintenance support based on the post-project evalu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st evaluation content of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ed maintenance support project, the benefit evaluation of the military and civil integrated maintenance support for complex equipment is analyzed by taking the benefit evaluation as an example. The cost analysis model and the equipment availability model are establish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
【基金】:军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F426;E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澄谋,姬鹏宏,刘洁,张慧军,王延飞;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勇;姚俊金;荣丽卿;;复杂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效益评价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7年02期
2 余然;荣幸;吴亮东;郭研;;基于技术共生的军民融合型科研院所战略转型研究[J];特区经济;2017年01期
3 余然;荣幸;吴亮东;郭研;;军民深度融合的军工科研院所管理机制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年01期
4 赵静;李璐;;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范围层次与体制信息构建[J];装备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5 任庆运;;军工科研院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6年22期
6 喻华锋;安家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的绩效及对策研究[J];科学决策;2016年06期
7 姚战军;王秀华;黄坚;姜晓峰;;通用车辆军民融合维修保障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8 王影;王黎;;对国外军民融合模式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2015年44期
9 旷毓君;孟斌斌;;基于军-民“两部门”新古典经济模型的军民融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21期
10 朱海龙;;论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发及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军转民;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彼得·诺兰,,王小强;美国军工重组对中国产业整合的启示[J];战略与管理;1997年06期
2 游光荣;王立健;;美国军民两用技术政策简介[J];军事经济研究;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硕;王广周;孙文侠;;如何改进我军装备的维修保障[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年03期
2 翟明明,赵永朋;装备军地一体化维修保障探析[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金华;郭徽;朱茂林;黎海辉;;武器装备军地一体化维修保障体系探讨[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黄嵘婷;薛强;张立;;海军强国海上维修保障力量的建设运用及启示[J];中国修船;2007年02期
5 吴秀鹏;李文泽;俞康伦;;贝叶斯网络在维修保障决策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7年05期
6 刘文武;于永利;任帆;魏星;;基于随机网络的平均维修保障服务时间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0年11期
7 张仕新;唐伟;叶红兵;;基于试修的某型装备初始维修保障方案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3年30期
8 韩震;卢昱;古平;;面向任务的维修保障力量聚合方法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09期
9 张宇飞;路旭;陈亮;李青;;构建装备一体化保障信息系统[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年18期
10 刘又文;;浅谈试验装备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宏;黄超;;对航空维修保障中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思考[A];2011航空维修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辛文逵;;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仿真技术[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苏福云;施全芝;;运输机维修保障模式的差异性探讨[A];2011航空维修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崔毅勇;朱建太;高贺松;;强化维修规划工作,提高国产大型飞机的综合保障能力[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小明;刘浩;邱根岭;;信息化条件下创新维修保障模式的几点思考[A];2011航空维修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金家存;;智能测试技术在维修保障中的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八集(2005—2006年度)[C];2006年
7 杨建波;卢景双;李彦志;;美军维修保障建设之启示[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洪浪;;军用飞机维修保障体系的探讨[A];2011航空维修理论研究及技术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华强;王伟;;车载侦察雷达维修保障特点与对策[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10 叶红兵;吴小良;陈春良;;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维修保障仿真系统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希亚 田亚威 赵玲敏;借水行舟有通途[N];解放军报;2009年
2 梁立新;以创新眼光对待创新[N];战士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许斌 通讯员 贺谨;航天测控公司 维修保障市场再辟疆土[N];中国航天报;2010年
4 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叶建平 何春雨 金家善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与动力工程学院;舰船维修探索军地携手[N];中国船舶报;2009年
5 赵昶葆 特约通讯员 李元军;兰州军区装备部装甲装备维修保障迈向平战一体化[N];解放军报;2008年
6 张玉清 李宣良 蒋剑雄;为了歼—10飞得更高[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刘彦杰 冯连刚 特约记者 伍正华;瞄准“短板”抓训练 设置“情况”练硬功[N];战士报;2007年
8 章博;歼10的守护者[N];中国航空报;2011年
9 曹传彪 本报特约记者 马飞;用科技为维修保障提速[N];解放军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张凤云 通讯员 丁广阳 王余根;时刻当好装备保障的“尖刀”[N];农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涛;基于混合进化算法的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资源调度优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文峰;装备保障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艳新;民用飞机维修保障过程的可视化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2 李建雪;维修保障活动的Petri网仿真模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3年
3 谭林;面向维修保障过程的事件序列图分析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潘俊荣;装备自治性维修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舒遂文;预警机维修保障综合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蒋振飞;军用飞机维修保障体系与维修训练模拟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王飞;城市公交车辆维修保障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王金伟;CALS技术及其在航空产品维修保障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阚于龙;舰船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及优化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1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31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