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市场环境下计及多主体收益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和定价决策方法

发布时间:2019-05-11 20:40
【摘要】:伴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业主和配网运营商将分化为2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使得DG优化配置问题由传统的优化问题向多主体博弈问题转变。而在电价管制逐渐放开的背景下,价格和利益信号将成为引导博弈双方优化决策的主要途径。将市场环境下DG业主和配电网运营商的博弈问题整合为一个双层规划问题,将下层问题中的二阶变量线性化之后,利用强对偶原理将双层规划问题整合为一个单层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并运用改进PSO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合同电价和分布式电源选址情况。算例表明,相较于现行的标杆电价,所建模型优化得到的系统合同电价能够同时提升DG业主和配电网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同时,市场化的定价能够有效引导分布式电源的规划配置和系统的购电和运行,获得较之当前更优的决策方案和综合效益。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distributed generation,DG) owner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or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stakeholders, which makes the DG optimal allocation problem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the multi-agent game probl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radually liberalizing electricity price control, price and interest signal will be the main way to guide both sides of the game to optimize decision-making. The game problem between DG owner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ors i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is integrated into a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and the second-order variables in the lower level problem are linearized. The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integrated into a single-layer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programming,MINLP) by using the strong duality principle, and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contract electricity price and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location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The example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benchmarking price, the system contract price optimized by the model can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DG owners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ors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me time, market-oriented pricing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planning and 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the power purchase and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obtain better decision-making scheme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 than the current one.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7061)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电改的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运营模式研究)~~
【分类号】:F426.61;TM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清芳;;分布式电源并网发展应对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2年10期

2 郭恒;;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J];科技风;2012年21期

3 陈祥;崔弘;买文捷;;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J];电气应用;2013年11期

4 武祖林;;浅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的影响[J];科技与企业;2013年24期

5 赵政;;我国分布式电源产业挑战分析与应对策略[J];轻工科技;2013年11期

6 汪君;;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措施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年23期

7 何季民;分布式电源技术展望[J];东方电气评论;2003年01期

8 张国光;分布式电源技术简介[J];电气时代;2004年11期

9 Dhaval Dalal;分布式电源结构发展趋势[J];电子与电脑;2004年10期

10 陈金富,卢炎生;分布式电源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排患;;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全面推进分布式电源建设[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祥;;分布式电源系统接入影响[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杜永平;杨富民;洪志勇;张建文;贾雅君;;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及并网优化研究[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5 赵云军;唐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6 刘森;李盛伟;李永丽;;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少林;唐巍;;分布式电源出力和配网重构综合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8 盛方正;周宇栋;陈之琛;;基于选择不同暂态阻抗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分析[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杰;;分布式电源在直流母线方式下功率的自主协调控制[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意见优化并网流程提高服务效率[A];《风电技术》2013年02月第1期(总第37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菊昌;青海公司调研用户分布式电源建设[N];国家电网报;2010年

2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 苑舜 周波;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电力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郭惠;全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4年

4 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马旭升;青海分布式电源建设健康快速[N];中国能源报;2014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王颖春;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定已上报能源局[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国网能源研究院 黄碧斌;分布式电源健康发展须完善政策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3年

7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冯永晟;促进分布式电源发展是多方共同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8 通讯员 林梅妹 陈德钧;福建高效服务分布式电源并网[N];中国电力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鲍丹;分布式电源的春天到了吗[N];人民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左永刚;分布式电源并网或“叫好不叫座”[N];证券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学谦;考虑配电网网损和电能质量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孟建辉;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欣;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DANG NGOC HUY(邓玉辉);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张惠智;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6 徐栎;面向可靠性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7 陈晓龙;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司新跃;逆变型分布式电源故障建模与配电网保护[D];山东大学;2016年

9 尚th;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与优化运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曾德辉;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和微电网故障分析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瑶;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化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付顺;基于时序特性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巩翔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谐波潮流计算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5 张胜鑫;分布式电源并网中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6 赵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龙淼;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保护研究与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曦;基于广域信息的DG孤岛保护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梅红兴;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皓然;基于流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扩展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4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474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