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近年来,汽车产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技术优势,始终在国民产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吉林省作为汽车产业大省,其汽车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并归纳出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耦合发展理论,并对本文所涉及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在产业竞争力方面,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构建了基于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本文构建了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论文中运用了因子分析法对2013年中国主要汽车省份的汽车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出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在我国的发展水平及现状,同时对影响吉林省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的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便于为增强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实现吉林省汽车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耦合性研究,分析出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变化趋势,从而对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及理论;第3章阐述了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第4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通过构建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耦合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检验分析出汽车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第5章对如何实现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第6章阐述结论,并阐述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汽车产业 竞争力 区域经济 耦合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2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2-15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研究内容13-14
- 1.3.3 研究创新点14-15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15-27
- 2.1 产业竞争力15-18
- 2.1.1 竞争力的概念和层次划分15-16
- 2.1.2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16-17
- 2.1.3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影响因素17-18
- 2.2 汽车产业竞争力18-20
- 2.2.1 汽车产业的特征18-19
- 2.2.2 汽车产业竞争力19
- 2.2.3 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19-20
- 2.3 区域经济20-23
- 2.3.1 区域经济的内涵及理论20-22
- 2.3.2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相关研究22-23
- 2.4 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23-27
- 2.4.1 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3-24
- 2.4.2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增强24-27
- 第3章 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27-43
- 3.1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7-31
- 3.1.1 汽车产业现状分析27-30
- 3.1.2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30-31
- 3.2.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31-43
- 3.2.1 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原则31-32
- 3.2.2 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建立32-35
- 3.2.3 因子分析法35
- 3.2.4 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35-43
- 第4章 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43-53
- 4.1 耦合协调度模型43-44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44-46
- 4.2.1 指标体系44-45
- 4.2.2 数据来源45-46
- 4.3 实证分析46-53
- 4.3.1 数据标准化46-48
- 4.3.2 耦合度和综合协调指数的计算48-49
- 4.3.3 耦合协调度的计量和评估49-53
- 第5章 推动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53-57
- 5.1 努力实现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53-55
- 5.2 加快实现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55
- 5.3 积极参与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55-56
- 5.4 完善政府、产业和社会的协调机制56-5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丽;;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年08期
2 王龙;陈敏;;江西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陈敏;王龙;邓理;;江西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企业经济;2012年05期
4 张秀娥;王勃;;入世以来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年12期
5 李建建;叶琪;;国内外有关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J];综合竞争力;2010年01期
6 杨唤;陈学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价值工程;2009年07期
7 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汪莹;;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述评[J];江淮论坛;2008年02期
9 康灿华;冯伟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冬冬;张永庆;;我国汽车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评价[J];商业时代;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姬霖;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连芬;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传志;提升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沛;上市汽车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及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徐爽;吉林省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谢玉夫;辽宁省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5 杨佳;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全海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廖志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孙浩;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D];东南大学;2006年
9 戴思茂;安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詹长春;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之路[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汽车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5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