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21:43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电力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开展,200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入了全新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机遇也充满挑战,世界电力体制没有成熟模式可以参考,因此,立足于我国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电力工业改革就是要将电力工业纳入市场经济框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电力投融资体制是电力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着力研究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论文分三部分,共九章。 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理论综述和素材基础。 第一章引言。对国内外电力投融资体制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电力投融资体制理论综述。对电力投融资体制相关概念(电力市场、电价、电力投融资以及电力投融资体制等)进行了界定,概述了自然垄断理论、电力投融资理论和电力产业规制理论。本章是本文分析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国外电力投融资体制介绍与比较。以英国、美国和巴西、智利为例概述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情况,比较了这些国家电力投融资体制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分析了对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第四、五、六、七、八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四章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沿革、现状与问题分析。概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于2002年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经历的四个阶段,并从产权结构、市场形式、电价机制以及产业规制等方面分析了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情况以及电力投融资体制的现状,论述了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力投融资体制制度缺陷(制度供给缺失和规制体制缺陷)和市场机制缺陷(电力市场缺陷和电价机制缺陷)。 第五章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创新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力投融资制度供给创新——电力产业政策制度供给创新和电力规制体制创新;其次分析了我国电力投融资市场机制创新——电力投融资资本市场创新和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创新。 第六章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路径选择。从电力产权改革、电力市场改革和电价机制改革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了电力产权改革对于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存量电力资产产权重组的路径和新增电力投资产权多元化的方式;分析了我国发电市场寡头垄断竞争模式,提出了基于电力租的最优竞争模式以及基于私人参与的规制激励重建;分析了以火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和以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定价模式,以西电东送为例论述了区域电力输电定价机制改革。 第七章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实证分析。在发电项目投融资体制实证分析中,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论述了寡头垄断竞争条件下容量投资决策问题;在输电项目投融资体制实证分析中,提出了基于电网阻塞管理的最优输电容量投资决策模型。 第八章案例分析。通过对三峡工程建设十多年来的投融资实践的总结,分析了大型电力项目的投融资体制基本特点,论述了大型电力项目投融资体制制度供给、产权设计和筹融资策略等方面的经验 第三部分(第九章)是总结。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电价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5年03期

2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J];北京房地产;2004年09期

3 吕泉;武亚光;李卫东;林歆;;电力市场中发电商有限理性问题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于尔铿,周京阳,张学松;电力市场竞价模型与原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1期

5 焦连伟,魏萍,方军,祁达才,倪以信;一种阻塞管理分散优化算法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4期

6 王秀丽,甘志,雷兵,王锡凡;输电阻塞管理的灵敏度分析模型及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4期

7 耿建,王锡凡,陈皓勇,王建学;发电市场的迭代竞价机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9期

8 言茂松,李晓刚;发电竞价上网的简易当量电价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2期

9 李帆,朱敏;英国电力市场及输电系统简介[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2期

10 言茂松,李玉平,辛洁晴,李晓刚;从加州电力危机看稳健的当量电价体系[J];电网技术;200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姚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彭平;电力行业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郑燕;电力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许洁;转轨期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郭联哲;电力产业价格链的形成分析及优化设计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5 王鹤;基于供电质量最优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栾凤奎;电力市场经济效率评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7 梁志宏;电力市场目标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8 许诺;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投资决策与监管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韩房;中国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久桥;区域电力市场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葛秀芳;中国电力产业的政府规制及其改革[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3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03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