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成长的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407.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晓峰;IT企业:站直了,别趴下!──中国加入WTO对IT产业影响系列谈(之四)[J];软件世界;1999年08期
2 ;IT企业信息化[J];微计算机信息;2000年02期
3 林润华;关注[J];微电脑世界;2001年08期
4 陈媛;2003,IT企业怎么过?——咨询公司大话癸未大势[J];多媒体世界;2002年12期
5 安静;知名IT企业纵论WTO[J];电子商务;2001年12期
6 李少林 ,李佳师;IT企业掀起反攻家电业热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09期
7 郭兆辉;IT企业如何应对员工流失[J];电子商务;2002年07期
8 ;IT企业信息化[J];微计算机信息;2002年02期
9 陆群;战略——IT企业的生命线[J];中国科技信息;1998年18期
10 王步芳;IT企业该何去何从[J];计算机周刊;2000年4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焱;;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庄子银;;当代西方新增长理论[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3 隗斌贤;;新增长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林木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5 黄斌;;保险与经济发展:新发展视角[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6 袁强;方福康;;经济中的“J”效应[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颖;;二十一世纪初发展经济学的新动向[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黄仁伟;吴雪明;;美国“新经济”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德敏;IT企业:增长依旧是主旋律[N];市场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刘亚民;IT企业:得渠道者得天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群旗;一个IT企业的创业轨迹[N];经济日报;2004年
4 白柯;矩阵:一种IT企业的时尚图形[N];中国经营报;2004年
5 王丹;中小IT企业环境“没人性”?[N];江苏经济报;2002年
6 记者 林雨 实习生 桑慧;本土IT企业面临汇率“转机”[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思泽;传统IT企业将走向何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胡国良;IT企业蜂涌而至[N];中国电子报;2002年
9 ;IT企业应宽松管理还是严格管理?[N];计算机世界;2001年
10 特约作者 吴海菁;日本IT企业的“华道”[N];电脑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长琪;IT企业成长的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申学武;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徐振川;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能源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朱勇;新增长理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5 王勇;IT企业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代谦;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05年
8 周世举;技术进步与福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6年
9 张新;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实证[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刚;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健;I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2 高蕾;IT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黄斌;新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4 陈路;IT企业薪酬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薇;论IT企业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D];暨南大学;2005年
6 毛洁萍;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王学实;中小IT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汪勤;论IT企业的公关活动对营销绩效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汪利群;关于IT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陈雪辉;《案例》:RPS公司[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15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1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