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风险传递模型与仿真系统研究
【图文】:
第1章绪论逡逑(6)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风险传递仿真系统设计逡逑首先,分析平台设计的原则、目标以及中远期设计规划;其次,从平台业务流逡逑程需求、业务功能模块需求以及非功能模块需求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最后,从整逡逑体架构、资源数据库、平台接口及可视化展示等方面进行平台设计。逡逑1.3.2主要技术路线逡逑根据上述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模型构建、模拟仿真以及系统逡逑开发等研究方法对电力信息融合风险传递进行研宄。本课题研宄技术路线如图1-3逡逑所示。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如下:逡逑
第2章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风险传递基础逡逑电力信息融合是能源互联网发展主要趋势,同时也将面临开放、共享带来的风逡逑险和挑战,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对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风险传递问题进行研究逡逑很有价值。本章主要从理论基础角度对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趋势及挑战进行阐逡逑述,,以风险元传递理论为基础构建三维研究框架,并对研究过程中重点用到的复杂逡逑网络理论进行基础分析。逡逑2.1能源互联网电力信息融合及其挑战逡逑2.1.1能源互联网架构及特征逡逑狭义的能源互联网是在智能电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体范围为电力系统,通逡逑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电网网络的互联和共享[149_151];而广义的能逡逑源互联网则是以电网为核心,融合交通、能源结构的多能融合、多网互联的复杂能逡逑源网络[152_153]。逡逑 ̄..云端信息互联网结逦丨_;一丨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3;TK01;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奕;韩啸;吴英俊;鞠勇;周霞;倪明;;考虑通信系统影响的电力系统综合脆弱性评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23期
2 吴坤;康建设;曹文斌;;基于相关向量机的故障预测模型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5年11期
3 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盛万兴;;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4 叶夏明;文福拴;尚金成;何洋;;电力系统中信息物理安全风险传播机制[J];电网技术;2015年11期
5 黄河;田浩;解进军;黄俊辉;程林;谈建;李琥;;新加坡电网高可靠性供电方案分析[J];电力建设;2015年11期
6 赵飒;孟祥;沈澍东;;探讨信息对电力系统安全的影响[J];信息技术;2015年10期
7 赵彪;赵宇明;王一振;刘国伟;宋强;袁志昌;姚森敬;;基于柔性中压直流配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9期
8 于群;张敏;曹娜;贺庆;石良;;基于模糊元胞自动机的电网故障演化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5年09期
9 安建强;马林峰;纪斌;李晖;李强;王世勇;李雪男;;北京电网网格化空间负荷预测方法[J];供用电;2015年08期
10 盛万兴;段青;梁英;孟晓丽;史常凯;;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灵活配电系统关键装备与组网形态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安建强;马林峰;纪斌;李晖;孙兵;陈斌发;张凯;娄奇鹤;辛放;冷志铎;李强;赵志英;栾逢时;李雪男;刘兆燕;管明宇;;基于空间布局的“网格化”配网规划方法[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润波;基于复杂网络的能源互联网跨空间风险模型与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2 郑毅;基于灰色理论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曾宇洁;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3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3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