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煤—电纵向价格双轨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5:36
【摘要】: 中国是一个燃煤发电大国,煤炭和电力是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产业,两个产业是否协调关系着电力的稳定供应。但是近些年来这两个产业冲突不断,在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上,煤-电双方都会因电煤交易发生争执,与此同时电力供应长期失衡,严重干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煤-电冲突问题已经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难解之“谜”。对于电力供需失衡的原因一直存在很多说法,如装机容量不足、季节因素、天气因素还有电煤供应不足等等,但本文认为,煤-电之争表面上是两个产业的利益纷争,背后反映的却是煤-电价格体制的不顺,煤炭产业先于电力产业市场化和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是煤-电冲突的深层次体制原因。“纵向价格双轨制”是于立(1992)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生产的不同阶段同时出现计划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形成机制,目前中国煤炭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属于市场价,电力的价格受到严格行政控制,属于计划(规制)价,这是典型的“纵向价格双轨制”。煤-电之间的“纵向价格双轨制”应是引发煤电冲突的关键,围绕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一个煤-电纵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使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纵向价格双轨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具体而言本文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中国煤炭、电力企业现实情况构建了一个煤-电纵向价格双轨制的博弈模型,对纵向价格双轨制的影响及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考察了纵向价格双轨制下的经济增长、煤炭市场集中度、资源税费等因素在煤-电关系中的影响,由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对于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二是使用中国历史数据对煤-电纵向价格双轨制进行了实证检验,连绵数年的电力短缺为考察纵向价格双轨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本文通过搜集数据估计了各年度的电力缺口,探讨了电力缺口与煤炭价格、电力缺口与电力价格之间的互动,检验了电力短缺与纵向价格双轨制的关系;三是介绍了国外纵向价格双轨制的经验教训,美国加州和英国的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纵向价格双轨制问题,总结它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的改革不无裨益;四是分析了纵向价格双轨制下的电力、煤炭消费模式,在估计了电力、煤炭消费模式的基础上,预测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以及对电煤的需求情况,对煤-电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文得出了五点研究结论:一是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之间存在纵向价格双轨制,纵向价格双轨制的存在引发了煤-电冲突和电力供需失衡;二是当存在纵向价格双轨制时,经济增长、煤炭企业的市场势力和资源税费水平均会影响电力供需均衡,但这些因素本身不会带来电力供需失衡,如果消除纵向价格双轨制,它们仅会使得均衡移动;三是煤-电价格联动存在实施上的困境,最优联动价格是一个两阶段博弈结果,实际中不可能计算出这一结果,价格规制者试错式制定价格可以使联动价格收敛于最优,但是代价和成本是高昂的;四是纵向价格双轨制具有不可持续性,它鼓励了企业浪费电力,造就了以高电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电力消耗又带动了煤炭消耗,加快了煤炭资源的过快耗竭,这对中国的能源承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五是中国亟需消除纵向价格双轨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同时辅以推出电煤期货的政策,最大限度的平抑煤炭价格波动,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煤-电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21;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彩亮;;增强机遇意识 加快电力发展[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宏民;;价格双轨制下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政府干预[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叶仲华;;加速内蒙古电力发展 推进西电东送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赵德余;;价格双轨制的制度特征及其社会福利效应——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粮食市场化的新古典主义逻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张羡崇;;前言[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宋建成;杜欣慧;;与电力系统自动化同步发展的电气工程专业[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7 杨华文;肖珍云;;“十五”时期桂林电力发展及消费特点浅析[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林再寅;;贵州煤电开发现状及前景[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9 蔡睿贤;;我国发展电力的一个方向[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彭希;徐鑫鑫;刘涤尘;;科教兴电,为促进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作出贡献[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岗;电力发展公司经济效益明显攀升[N];抚顺日报;2005年

2 记者 郭津;工行助中电投加快我省电力发展[N];河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化宇;联兴电力——电力人创造电力发展新篇章[N];雅安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赵金;鹿邑县电业局以整改提高促进电力发展[N];周口日报;2008年

5 普洱供电局;数字看普洱电力发展60年[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歌;电力发展创造中国速度 应对危机立足技术革新[N];机电商报;2009年

7 刘希平;展示历史与电力发展的窗口[N];华北电力报;2009年

8 记者 张华伟;共谋我区电力发展大计[N];喀什日报(汉);2010年

9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郑宝森;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核心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记者 姚雷;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成为行业共识[N];国家电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林;中国煤—电纵向价格双轨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吕连宏;广东省电力生态系统分析与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潘敬东;市场化改革环境下基于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协同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波;转型经济中的货币需求与M_2/GDP的变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魏晓天;转型期我国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永杰;中国电力与电煤市场协同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张昕;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策略[D];上海大学;2011年

8 武俊芳;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区域电网增发电能消纳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9 陈汉利;中国电力结构及其市场风险度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黄献松;寡头垄断下电力歧视定价决策均衡模型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正刚;电力应急体系的脆弱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健;我国电力业务许可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振宗;中国电力发展的统计分析与预测[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伶;电力监管法制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周峰;我国电力监管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郭一斐;服务型政府电力监管模式的转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杨桂芬;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徐琼;我国电力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姗姗;城市电力设施的低碳建设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10 孙飞;中电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7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37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