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电动汽车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市场干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21:33
【摘要】:电动汽车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创新产品,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被认为是解决环境和能源双重危机的可持续性发展技术,备受政府和企业的关注与青睐。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开展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充电设施的扩建。尽管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还是很低,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也还是处于一种 叫好不叫座‖的观望状态。然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采纳是电动汽车成功发展的关键,很有必要探析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因素和行为机制,从而促进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采纳,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电动汽车采纳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并且大多数主要关注电动汽车的技术因素和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因素对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缺乏从整体的视角,结合电动汽车的特征深入探析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采纳机制。基于此,本文根据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实践问题提出了三个值得解决的研究问题,并在相关的理论基础上,针对这三个问题在微观方面从理性行为角度和亲环境行为角度对电动汽车采纳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宏观方面结合实证分析和基于agent模型分析了政府干预行为对电动汽车采纳的有效性。首先,从理性行为角度出发,基于效价理论构建了 个性-感知-行为意向‖研究框架系统分析消费者的个性和感知对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消费者个性包括个体创新性和环境关注。消费者感知包括正效用和负效用感知,正效用感知由感知经济利益和感知环保性和感知象征性三个维度组成,负效用感知由感知风险和感知费用两个维度组成。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的个性均对电动汽车采纳有显著的影响,正效用感知除了感知环保性外均正向影响电动汽车采纳,而负效用感知均负向影响。其次,从亲环境行为角度出发,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构建了扩展型规范激活模型研究个人规范对电动汽车采纳的机制,并探析了个人规范的前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规范对电动汽车采纳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受到外在成本因素(感知价格和感知复杂性)的调节,不同维度的外在成本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不同。此外,我们发现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和感知消费者效力可以促进消费者个人规范的形成。最后,本文在宏观方面,采用实证分析研究了政府的环保宣传行为对电动汽车采纳的影响机制,据此设计了电动汽车采纳的agent模型加以仿真模拟,讨论了环保宣传对电动汽车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环保宣传可以加快消费者对电动汽车采纳的速度,缩短其采纳周期。此外,环保宣传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价值,并且环保宣传对电动汽车市场价值的影响会受折现率的影响。
【图文】:

电动汽车,政策


(来源:http://www.sohu.com/a/196758931_777213)图 2-1 2001-2016 年我国主要的电动汽车政策近些年,我国出台的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主要政策如图 2-1 所示。政策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电动汽车产业规划。 2012 年 3 月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争取到 2015 年,电动汽车的累计产销达到 50 万辆,到 2020 年超过 500 万辆;并且,2015 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 6.9 升,到 2020 年降至 5.0 升;另外,电动汽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 月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确立了三个目标,即形成“三横三纵”的基本研发格局;预期申请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专利达 3000 项以上;到2015 年左右,在 20 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 40 万个充电桩、2000 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满足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能源供给需求。

曲线,创新扩散,S曲线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关群体总数的 10%~25%时,扩散速度突然加快,曲线迅速呈现出在接近饱和点时,扩散又会减缓。创新采纳者根据采纳时间的早晚创新者(Innovator),早期采纳者(EarlyAdopters),早期大众(,晚期大众(Late Majority)和落后者(Laggards)。创新者热衷事物,是最早接受创新的人,有着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是创新的新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约占总采纳人数的 2.5%。早期领时尚、尝试新鲜事物,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行为谨慎,约占 13.5%。早期大众深思熟虑,较一般人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约的 34%。晚期大众比较传统,对创新容易持有怀疑的态度,只有当创新后才会采纳,约占总采纳人数的 34%。落后者是一群保守传统接受创新,约占总采纳人数的 1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玉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博”发展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年04期

2 陈劲;魏诗洋;陈艺超;;创意产业中企业创意扩散的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瑞;TAM与IDT理论视角下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青;基于TAM和PMT整合模型的电动汽车购买意向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小型纯电动汽车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0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50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