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0:28
【摘要】:选题意义: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是我国建设市场化勘查投融资体制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比研究中外矿产勘查投融资体系,对我国市场化勘查投融资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依托:本论文依托矿业投资工作实践,搜集了大量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案例,工作中接触部分海外勘查投融资的一手资料,以此作为依托,进行了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比较研究。 运用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分析方法、金融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 研究内容:包括商业性矿产看勘查投融资特征研究,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主体、规模与结构研究,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市场研究,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模式研究,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体制与政策研究等。 研究结论: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具有典型的风险投资特征,需要更多从金融角度来研究投融资风险规避问题。就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主体而言,政府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都可能成为勘查投融资的资金供给方,要大力推进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就要优化勘查投融资的资本来源渠道,特别是注重金融资本对勘查投融资的促进,注重各方面资本通过金融媒介转变为金融性资本,将社会投资人转变为机构投资者。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基金市场、私募股权市场、银行信贷市场等各金融子体系,大力发展服务勘查的金融市场对勘查投融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金融市场培育也有利于加速我国市场化勘查投融资体制建设。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模式包括:证券市场投融资模式,基金市场投融资模式,合资协议类投融资模式,债务类投融资模式,基于未来产品、现金流的投融资模式,政策促进型投融资模式等。总体来说,勘查投融资模式需与勘查产业风险分布特征相适应,不同勘查阶段适用不同的勘查投融资模式,勘查投融资模式的未来发展导向具有结构化、条款化、选择权化的特点;从金融角度,简单作价和出资入股不是国际勘查投融资的主流模式,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与金融创新对提升勘查投融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勘查投融资体制的典型代表包括:以西方矿业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证券市场体系投融资主导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银行贷款体系投融资主导模式。我国勘查投融资体制可认为是处于欧美与日本模式之外的中间模式或称多元化模式。今后,我国勘查投融资体制要更多以面向未来全球资源竞争为导向,关注政府、金融市场、勘查产业、资本供给者等产业生态链的良性互动,依托金融市场,探索发展“政府”加“市场”的投融资工具创新,推进政府各项勘查投融资政策对产业的促进作用。
【图文】:

矿产勘查,价值关系,风险,矿业


第二章 中外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融资特征阶段性特征模型同阶段具有不同风险与收益分布特性。商业性矿产勘查与不确定性因素各不相同,总体而言,越在前期,风险矿业项目勘查开发项目,具有明显的风险与价值周期分,矿业项目从勘查到开发,价值由低到高规律性分布,与风险完美匹配,是典型风险投资规律。 2011年 第07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矿业公司,金属矿产,全球,公司


图 3-1 全球各类矿业公司金属矿产勘查投资情况(来源: 金属经济集团)类投融资主体投资勘查的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如图,各类公司中,大型矿业公司投资勘查的份额最大,是矿产勘4 年以后,初级勘查公司的投资规模超过大型矿业公司,成为来看,矿产勘查中政府投资的比例一直很小,可见全球来看,商力是各种各样的市场化主体,而不是政府。(3)到了 2009 年,由司在金融危机中倒闭,还有一些初级公司因资金链绷紧,需将一持企业运转方面来,使得初级公司所占的勘查投资比例不及大业公司又重新占有勘查投资的最大份额,超过 40%(吴初国,204 年以前的态势,,矿产勘查的主力仍是大型矿业集团,但如今它公司结成联盟,通过矿权并购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开发。此外,在资主体地位转换的过程中,中型公司的投资份额一直稳定在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6.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永津;王思德;;浅议地勘单位融资方式的转变与选择[J];矿产勘查;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波;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5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75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